(資料圖)
近日,陜西省醫保信息平臺正式上線“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功能,成功對接咸陽、西安兩市影像云中心。上線首日,共有27357條數字醫療影像數據通過省醫保信息平臺成功上傳至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塊,覆蓋CT、X光、MRI多種影像檢查類型。患者只要在試點醫療機構做過影像檢查,在全國任何影像云試點城市都能輕松查到自己的影像報告,不用重復拍片,也不用攜帶膠片東奔西跑。
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等)是臨床診療的重要依據。長期以來,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時往往需要重復拍片,既增加了經濟負擔,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依據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醫保影像云索引上傳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省醫保局將醫保影像云建設作為推動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解決群眾就醫難點的民生實事全力推進。選取“影像云”試點城市,并于咸陽市首先試點成功,如今又順利對接西安市,讓智慧醫保的便利惠及更多人。
醫保“影像云”試點是深化“智慧醫保”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影像云平臺就像一座“數據橋梁”,架起了不同地區、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共享通道。通過影像檢查結果的跨區域、跨機構互認共享,實現了從“患者跑腿”到“數據跑路”,從“孤島信息”到“全國共享”的轉變。以咸陽市為例,首批9家醫療機構全部完成系統對接,成功上傳省級醫保信息平臺,實現影像數據“應傳盡傳、應享盡享”,預計2025年底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接入。咸陽市自5月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累計收集超聲、放射類影像16萬例,日均共享互認超700人次,預計年節約醫保基金約8000萬元。
截至8月11日,陜西省累計上傳的數字影像數據已達到93474條,該數字還在持續增長。陜西省醫保局將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協同推進的思路,推動其他試點地區“影像云”建設,力爭實現全國醫保影像云“一張網,路路通”,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保障服務。(首席記者 馬相)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