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咨詢室里接到的青少年厭學相關的咨詢越來越多,而且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我的咨詢室里最小的來訪者才上小學四年級,就已經出現明顯的拒學行為。
當孩子有一天突然把自己鎖在房間里,拒絕背上書包;當曾經陽光的少年變得沉默寡言,用沉默對抗父母的催促——家長們往往第一反應是憤怒與不理解:"這孩子怎么越來越懶?""就是被慣壞了!"
(資料圖)
不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厭學并不是簡單的"懶惰"或是"叛逆"。它更像是一面反光鏡,映射出孩子內心的掙扎、家庭系統的失衡,甚至成長過程中被忽視的心理需求。要真正幫助孩子走出厭學困境,首先,我們需要掀開表象,看見那些藏在"不想上學"背后的真相。
一、厭學的五大核心原因
01壓力過載
今天的青少年面臨的壓力是多方面的,課堂知識難度的攀升、同學間的隱性競爭、父母表達的或明或暗的期待,甚至社交媒體上傳達出來的社會比較的壓力,共同壓在了孩子小小的心上。當壓力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閾值,大腦就會啟動"生存模式"——逃避。
“問題就是解決方式”,家長眼中的厭學問題,逃避上學的行為,往往就是壓力下孩子想出來的最直接的問題解決方式。
一個初三學生在日記里寫道:"一想到明天要交的三張試卷和晚上的補習班,我就喘不過氣來。比起面對這些,我寧愿被爸媽罵一頓。"這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本質是心理能量被透支后的被動防御。
02 歸屬感缺失
人天生都有歸屬的需求,學校本應應該是孩子們獲得同伴認同、建立社交聯結的重要場所。但是,當他們遭遇校園欺凌、被小團體孤立,或被老師誤解,曲解時,學校就會從"成長基地"變成"壓力之源"。
有個轉學生曾告訴我說:"在原來的學校,我知道每天進教室會有人和我打招呼;現在轉學來到這里,我像個透明人。坐在座位上的每一分鐘,都覺得自己不屬于這里。"這種強烈的疏離感,讓孩子用"不想上學"來逃離痛苦的社交處境。
03自我效能感崩塌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件事"的判斷。當孩子長期經歷學業失敗,比如頻繁考試失利、被老師當眾批評,就會逐漸形成"我學不好"的固化認知。這種信念一旦形成,會進入惡性循環:認為自己不行→逃避學習→成績更差→進一步確認"我不行"。
一個總在數學考試中受挫的孩子說:"反正我怎么努力都考不好,還不如不學,至少不會費力不討好,明明下了好大功夫,還要被指責說"明明能做好卻不努力"。"放棄,成了他保護自己的最后防線。
04意義感喪失
當學習的目標完全來自外部,比如"為了達到爸媽制定的目標""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內在動力時,很容易陷入"意義感危機"。他們會問:"我為什么要學這些?這和我未來想做的事有什么關系?"當學習不能和自身興趣、目標掛鉤的時候,厭學就成了對這種"無意義感"的反抗。
05心理創傷或障礙的隱性表達
有些厭學行為是孩子應對心理創傷的方式。比如經歷過校園暴力、家庭變故的孩子,可能用拒絕上學來逃避觸發創傷回憶的場景;而抑郁、焦慮、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心理障礙,也會以"厭學"為主要表現。他們不是不想學,是被低落的情緒、無法集中的注意力、莫名的恐懼困住了。
二、從大腦發育視角看,為什么青少年更容易"扛不住"
理解厭學,不能忽視一個生理基礎—-青少年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尤其是負責情緒調節、沖動控制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5歲左右才完全成熟。這意味著他們在面對壓力時,更容易被情緒裹挾,做出沖動性的逃避行為。
前額葉皮質就像大腦的"剎車系統",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壓力時保持理性,權衡利弊。但青少年的"剎車系統"尚未完善,而負責情緒產生的杏仁核卻異常活躍。這就導致他們在面對學業壓力、社交沖突時,情緒反應會更強烈,并且難以快速平復。我們可以理解為青少年階段,情緒的油門可以一下轟到很大,但是情緒的剎車系統還不能同步匹配。
比如同樣是考試失利,成年人可能會想"這次沒考好,下次調整方法";而青少年可能瞬間被挫敗感淹沒,產生"我徹底完了",這樣的災難化想法,進而用"不上學"來逃避這種強烈的負面情緒。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越施壓,孩子越抗拒。當家長用指責、催促、懲罰等方式給孩子施壓的時候,這反而激活了他們的應激反應——他們要么激烈反抗,與家長爭吵、摔東西,要么徹底逃避,關門、陷入沉默。因為他們的大腦這時無法處理"壓力"和"解決問題"的雙重任務,只能優先應對情緒沖擊。
每個厭學的孩子,內心都藏著很多小小的心思,可能是需要被理解的壓力,需要被修復的自信,需要被回應的痛苦,或者是需要被接納的"不完美"……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想"放棄自己",他們只是暫時被困住了。而家長、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就是幫他們走出困境的第一力量。
(韓明麗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責任編輯:linlin]
招商蛇口等在上海成立置業公司 注冊資本14億元|每日訊息
從厭學到復學|01揭開青少年拒學的心理真相 今日熱文
8月19日生意社廢紙基準價為1632.00元/噸
格力電器朱磊:格力空調線上銷量仍領先小米 網傳圖片與公開數據不一致
【獨家焦點】萬物云2025年中期收入181.38億元 核心凈利潤13.21億元
即時:電源管理IC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2025/8/18)
如何通過量化模型優化期貨交易策略?
中信建投:慢牛行情后續的2個演化可能
索辰科技: 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進展公告內容摘要
蔚來G318川藏換電路線正式貫通 充換電站建設進入攻堅加密新階段
啤酒現飲渠道上半年銷售承壓 廠商火拼非現飲市場 焦點短訊
如何分析保險條款中的風險提示? 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