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推特告別“小藍鳥”,將原有品牌標識改為黑白兩色的“X”,這是馬斯克進行品牌重塑的一部分,推特首席執行官表示,“X”是提供一切服務的平臺。品牌標識寄托了企業對自家產品發展的期待,更向消費者傳遞了產品的設計理念,使其區別于其他商家的產品。在商業活動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日常消費與各類品牌的商品綁定,在購物的路上,各種商標令人眼花繚亂。很多人認為這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但實際上,人類對于“標新立異”“有別于人”的訴求可追溯到數千年前,各種標識、徽記的應用由來已久。
史料記載,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最接近于“商標”的事物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印章”。這種文物出土于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多為小型圓柱體。這種古代印章將圖案刻在圓柱表面,“蓋章”時用其在泥板或黏土上滾上一圈即可。它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為產品進行命名。
古埃及文明也為商標的發展奠定基礎,公元前2125年,古埃及文明中出現一種類似“田字格”的網格體系,規范象形文字按比例書寫。在設計行業人士看來,這種極具統一性和規范化的圖文處理方式為后來“商標”的設計規格打下基礎。
到了中世紀,歐洲各種樣式的紋章和徽記興起,貴族通過它們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在戰場上,交戰雙方將其用于區分敵我。后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大量農戶涌入城市。當時貴族階層以外的民眾大多不識字,為方便民眾日常生活,不同公共場所需要貼出自己的標志。英格蘭國王理查德二世曾頒布法律,要求酒館張貼出相應標記,否則會將存酒沒收。這道法令之后,業內萌發“品牌意識”,諸多酒肆為自己設計出不同樣式的徽記圖樣,希望能在同行間“脫穎而出”,街道上涌現了“綠龍酒館”“雄雞酒館”等品牌。1366年,一位在比利時開店的荷蘭酒商以號角圖樣吸引顧客,標識經過百年,如今演變為比利時知名啤酒品牌“時代啤酒”的標志。
到了15世紀,德國匠人古登堡完善印刷機制,促進歐洲報刊媒體興起,帶動商標的發展,商家對商標的設計需求激增。之后,彩色平版印刷術的問世為原本設計單一、圖形簡單的黑白標識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商標的設計與構圖繼續發展。據《商標的起源》一書記載,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商標發展迎來全盛期,當時已經有不少商品需要在國內不同地域間流動甚至走出國門,商標儼然成為商品的“身份證”,商家的品牌保護意識也應運而生。
1870年,美國涂料生產商Averill獲得美國首個注冊商標,商標構圖以芝加哥為背景,一頭叼著油漆桶的老鷹立于巖石之上,展示“美國老字號”的沉穩厚重。1870年,英國巴斯啤酒搶到英國第一個注冊商標,經典的紅色三角形設計沿用至今。19世紀末,可口可樂的橫空出世標志著商標設計進入現代化。有媒體稱,當時的人們看到可口可樂標志的反應就好比在今天看到了星巴克,不少人都習慣在上班通勤、旅行歇腳的途中點上一杯。
一些商標背后的故事也令人津津樂道。美國知名科技品牌蘋果公司的商標是一個“缺口蘋果”,很多人曾認為這個圖樣隱喻的是亞當、夏娃在伊甸園偷吃的“禁果”,設計師賈諾夫后來解釋稱,這個“缺口”僅僅是為了將自家標識區別于其他水果造型,以免被別人當成了“櫻桃”。
作者:劉皓然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