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資料圖)
冊的拼音是cè,聲母是c,韻母是e,聲調是第四聲。
冊的釋義
1、古稱編串好的竹簡。現指本子。
2、帝王賜封爵位、稱號等。
3、量詞。用于書。
組詞
一、手冊 [ shǒu cè ]
1、匯集常用的基本資料,供手頭查考的工具書。有綜合性的手冊,如《人民手冊》;也有專科性的手冊,如《醫療衛生手冊》。
2、經常在手頭用于記事的本子。
二、畫冊 [ huà cè ]
裝訂成本子的畫。
冊怎么讀:[cè]
冊(拼音:cè)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見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中有兩道繩編的簡冊,本義是指書簡。現代指裝訂好的紙質書。現代漢語中書的量詞“冊”,就是從它的本義引申而來。在古代還被專門用作皇帝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詔書。
象形字。“冊”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甲骨文中的豎筆代表竹(或木)簡,竹(木)簡數量不一,少則三四條,多則五六條;中部的曲筆表示把竹簡貫連起來繩子或皮條。
這種用繩子或皮條編連起來的竹簡就是“冊”,同時也說明,至少在甲骨文出現的同時,人們就已在用簡記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中表示竹簡的豎筆長度不一,但所見的出土簡牘都是上下等齊,并無一長一短的形制。古文字中“冊”或“冊”旁豎畫等長的在一半以上。文字刻畫、書寫較為隨意,故豎筆有長有短,像繩編的曲筆或連或缺,并無表意作用。
這個象形字,在周代的青銅器銘文里,構型變化不大,西周早期金文上的“冊”,上有四條簡,編繩不封口;西周中期金文,簡已有五,筆勢并呈彎形,編繩全在簡內了。
以上就是小編對冊的拼音的相關信息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