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營商環境離不開法治的保障,構建法治化市場環境,才能保護每一位市場主體。近年來,璧山堅持以依法行政、規范執法為最大抓手,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讓企業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落戶在璧山,市場主體預期更加穩定,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護航市場主體權益,激發科創活力
今年上半年,璧山新增注冊商標1289件,專利新增授權1238件,其中發明專利62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78件。數據背后,是璧山把保護市場主體各項權益看作是構建法治化市場環境應有之義。
加強重點領域監管。璧山區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對各領域展開專項行動,對房地產行業廣告和直銷行為開展“網劍”專項行動強化監管,對保健品市場亂象開展整治“百日行動”,對校外培訓機構廣告宣傳、商品房與學區掛鉤銷售等進行了專項檢查,對疫苗儲配送單位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配合“雙反”執法,璧山查處了一批虛假宣傳、價格等反不正當競爭違法案件,防止市場發生“劣幣逐良幣”,保護了市場主體經營利益。
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新生態。璧山致力構建知識產權培育與保護協同發展,大力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扶持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暢通知識產權投訴舉報渠道,常態化開展知識產權侵權和違法行為打擊行動,保護權利人權益。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簽訂簡(陽)璧(山)、宜(賓)璧(山)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強化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璧山正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全鏈條新生態。
此外,璧山還建立起了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促進政策措施普惠化,防止排除、限制市場競爭,進一步保護市場主體權益。
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提升精準高效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市場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需要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監管模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區級市場監管領域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完成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抽查全流程整合,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2021年以來璧山區市場主體“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計劃44項,下達聯合監管抽查任務103個,同比增長505.88%,完成“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覆蓋企業比例大于5%的目標。
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璧山不斷完善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制度,建立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督促各有關部門加強信用工作,并在全區各部門推行主動公開承諾制、審批替代承諾制和容缺受理制。定期通報各部門的觸發查詢次數以及在大廳窗口不定期抽查,實現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逢辦必查、應查必查”,探索信用加創新應用,推進城市生活網信用體系建設、信用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等信用應用。
積極推廣信用報告使用。璧山還在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申請入庫或參與招投標的企業、信用貸款、城市生活網入駐商家、全區優秀企業評選、返崗補貼申請企業等政務領域使用信用報告。
此外,璧山還優化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功能,集中清理政府采購領域妨礙統一市場的規定和做法,與政府采購云平臺相關服務提供商簽訂政府采購購買服務合同,加強事中和事后的監管。
減少干預市場主體,嚴格規范執法
法治化市場環境不僅在于規范市場主體,更在于規范執法者自身,讓權力不可任性,讓權力成為市場的守護者而不是干預者。
推進綜合監管。除了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單之外一律依法平等進入之外,璧山還重點推進生態環保、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城市管理、衛生健康6個領域的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在鎮街層面,璧山組建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集中行使依法授權或委托的行政執法權,強化綜合執法隊伍打造,推動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目前,璧山正在深化推進“互聯網+監管”,努力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創新市場監管領域包容審慎監管措施,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