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云課堂’,拿出手機一點,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太方便了。”4月20日,萊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小區退休干部王殿柱打開手機上的“楓染寒同·云課堂”專欄向記者展示。
針對個別社區居民學習不便的現狀,萊州市老干部黨建顧問團通過線下錄制黨課課程,線上“云黨課”分享播放的形式,為社區老干部、老黨員解決學習難題,確保組織生活不斷檔、政治學習不掉線。“楓染寒同·云課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習方式更加靈活自由,交流互動更加廣泛,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老干部和黨員群眾的學習熱情,打造了百姓身邊的志愿服務圈。”西小區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文峰告訴記者。
作為全國“四德工程”發源地,萊州市持續深化道德工程建設,精準把握群眾需求,積極推行“菜單化”服務,探索“線上線下”結合,打造“群眾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實現了全市志愿服務網格化。目前,該市構建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為龍頭、18支專業志愿服務隊為支撐、鎮村志愿服務小隊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體系。各服務隊結合職能設計服務項目,形成“總菜單”,涵蓋理論宣講、文藝演出、醫療衛生等10大類60個項目,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
推廣志愿服務,萊州城鄉兩手抓。該市充分發揮農村社區黨員作用,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打造“十上門”志愿服務關愛品牌,即:路線方針、科普知識上門傳達,鄰里糾紛、家庭矛盾上門調解,政務服務、村規民約上門講解,鰥寡失獨、低保貧困上門幫扶,紅白喜事必上門,征求意見必上門。黨員密切聯系群眾,是對黨員志愿者的服務要求,如今村里老百姓遇到急事難事、大事小事先找黨員已經成為共識。
“根據黨員居住位置,我們就近劃分責任網格,每個黨員志愿者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一級向一級負責、一層向一層包保,形成覆蓋全村、遍及全戶的完善網絡,通過建立服務對象微信群平臺,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難,并且定期上門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不斷完善服務質量。”萊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史麗娟說,對于上級緊急傳達的通知、公告,黨員志愿者利用微信群、電話及時將精神傳達到所包聯系戶,針對部分獨居老人信息不暢通的情況,采取上門傳達的方式,確保不漏一人;對于國家方針政策、村規民約等,黨員志愿者挨家挨戶發放倡議書、承諾書、明白紙等宣傳資料,并耐心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對于科普知識、法律法規等,萊州市不定期舉辦文明實踐宣講活動,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目前,萊州市志愿注冊服務團隊有350多支,注冊志愿者達16萬人,無論在城市、社區,還是鎮街、村莊,處處能感受到志愿服務的魅力,一個個志愿者正傳遞著城市的溫暖和力量,展現著萊州的文明風采。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