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省隊教練輔導青少年開展輪滑運動。
5月18日,省體育局選派教練員赴基層學校輔導學生乒乓球訓練。
2022年安康市全民健身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自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來,陜西在貫徹落實中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采取“圍繞一個目標,發揮兩個機制,用好三個辦法,夯實四個責任,強化五個保障”的12345工作舉措,筑牢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礎,確保8個“更高水平”落地落細落具體。
■ 描繪全民健身新藍圖
2021年,陜西以籌辦十四運會為契機,以建設體育強省為目標,全力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并出臺了系列政策加強頂層設計;漢江、丹江、渭河、延河全民健身長廊等一批重大場地設施項目建成,極大地提升與改善了三秦百姓的健身環境,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占總人口的43%,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97平方米;在十四運會群眾賽事活動項目中,陜西以取得34枚獎牌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三;陜西還在全國率先開展社區醫生開具運動處方工作,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占全省人口比例達2.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全運會后,陜西上下積極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年4月,省政府召開陜西省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提出鞏固拓展十四運會籌辦成果,努力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并對23個成員單位的推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了分工責任。6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解讀新印發的《陜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以下簡稱《實施計劃》),傳遞出陜西努力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堅強決心。
省體育局局長徐明非說,十四運會在陜西的成功舉辦,不僅改善了陜西的城市面貌,帶動了發展,更為陜西留下了諸多“全運遺產”。陜西體育工作者將在鞏固承辦全運會成果的基礎上,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和原則,不斷拓展全運會成果,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實施重點突破,打造特色亮點。
徐明非表示,《意見》針對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出了促進城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更均衡布局、打造更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構建更豐富多樣的體育賽事活動體系、提供更科學更專業的健身指導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提出了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參加體育鍛煉人口、社會體育指導員配備、新建居住區公共健身設施配置、青少年運動技能等多項量化指標等,就是為了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需求,提升全民體質和健康水平。近期,陜西出臺《實施計劃》,描繪出“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的新藍圖,對于鞏固拓展十四運會籌辦成果、譜寫陜西體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是我省貫徹落實《意見》的具體行動。
■ 出臺全民健身工作評估辦法
在落實《意見》過程中,陜西圍繞體育強省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兩個機制作用,全力推進。當下,我省已建立了由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23個成員單位為成員的全民健身聯席會議制度,根據職責分工,各司其職,認真落實聯席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積極推動省委、省政府關于全民健身事業和體育強省建設的任務落實,抓好《陜西省全民健身條例》《陜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實施;研究解決全省全民健身重大事項,加強組織協調,強化督導評估,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如期完成。省體育局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小組,對各直屬單位及機關各處室提出具體的工作任務;各市區將成立相應機構,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并將會議情況報上級體育部門備案,確保本級全民健身領導機構長期有效運轉。
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楊文介紹,目前,我省已印發《陜西省全民健身工作評估辦法》,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和陜西省有關全民健身工作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予以通報,對工作突出的市區在表彰獎勵、項目安排等予以優先考慮。省體育局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小組將把成員單位的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機關各處室、各直屬機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進行量化打分,每月對重點工作任務進行督查考核。每年將在全省命名10個全民健身示范縣;授予50個全民健身模范單位、100個全民健身標兵,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傳遞全民健身正能量。
■ 細化量化全民健身任務
據了解,為把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任務落到實處,我省夯實了各方責任。全面落實省政府抓總責任、各成員單位協同責任、體育部門主推責任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主導責任。省政府研究確定重大方向、重大工程、重大任務,解決重點問題;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統籌協調,形成全面推進全民健身工作的強大合力;體育部門主動謀劃、組織實施,推動工作落地見實效;各級政府將主動對接、主動服務,切實擔起主導責任,真正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陜西對標《意見》要求,把全民健身各項任務量化細化到具體項目、活動、點位上,明確了標準時限,逐項抓好落實。對全民健身聯席會議23個成員單位2022年重點工作進行了分工,夯實了成員單位責任;對省體育局全民健身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也進行了任務分工,實行每月督查,半年匯報,年度通報,充分發揮體育系統“大群體”工作格局的重要作用,推動落實中央及省全民健身工作任務的完成;對各市(區)“十四五”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年度任務進行了分解。
陜西聚焦構建工作重點任務,將持續落實五項保障,即強化制度保障、場地設施保障、賽事活動保障、健身指導保障、組織體系保障。對此,陜西首先在政策引領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制定下發了《陜西省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陜西省市區全民健身工作評估辦法》《省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2022年重點任務》等重要文件,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建立社會體育指導信息管理系統,規范管理社會體育俱樂部發展、陜西省業余運動等級評定、星級社會體育俱樂部評定等,為構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陜西將聚焦建、管、用,在盤活存量和擴大增量兩個方面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健身設施不足的難題。”楊文說,按照市級“六個一”(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國民體質監測中心、體育公園)、縣級“七個一”(體育場、體育館、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室內游泳池、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國民體質監測站)、鎮/街道“三個一”(籃球場、健身房、健身器材)、村/社區“三個一”(籃球場、多功能活動室、健身器材)的公共體育設施新標準和全民健身補短板項目要求,逐年實施,強力推進。
■ 今年建設約二百四十個健身場地
今年,省體育局計劃統籌2億多元,重點支持建設240個左右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扎實推進城市社區和農村人口集中點體育設施提升,加強現有場地設施智能化改造和到期器材維護更新;持續建設渭河、延河、漢江、丹江、紅色健身步道、戶外健身步道6大重點工程,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重點把“新建居住區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標準建公共健身設施,納入施工圖紙審查,驗收未達標不得使用”這一剛性要求落到實處,會同自然資源、住建部門開展專項督查;做好2022年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工作,已經確定的75個公共體育場館,6月30日前實現場館接待人次等信息實時在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呈現。
陜西圍繞“社會價值、地域特色、群眾喜愛、影響力大”標準謀劃賽事活動。全力辦好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群眾組比賽,繼續辦好群眾足球三級聯賽、籃球和羽毛球城際聯賽,推動新增乒乓球、三人制籃球2個聯賽;開展最佳賽事評選活動,做實“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特色”;以市縣為重點,省上示范引領,省級中心指導參與,廣泛開展社區運動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盡享體育歡樂時光;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持續鞏固和擴大“5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做好陜西滑雪大會等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推廣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等活動,帶動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
體育部門將常態化開展國民體質健康監測,計劃完成年度上報有效數據20萬例。目前,省、市、縣已同步開展體育健康行“五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大眾提供健身指導服務。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科學健身門診服務正在實施;支持縣級各類協會做強做大,讓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應有盡有,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等計劃正在落實當中……
“到2025年,陜西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健身設施更加豐富,賽事活動更加多元,科學健身指導更加普及,三秦百姓健身熱情更加高漲,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8名,帶動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徐明非表示,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新征程中,陜西將以更靈活的體制機制、更均衡的資源布局、更綠色的健身載體、更豐富的賽事活動、更廣泛的群眾參與、更科學的運動方式、更濃厚的社會氛圍、更大的要素支撐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體育對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不負時代賦予體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擔當。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