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種植葡萄,樹形修剪要規范,保護好果園生態,調節好果樹生長和營養生長的平衡,按照不同品種、不同用途因地制宜制定栽培規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終身名譽院長李華向大家講解道。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陜西唐吾野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陜西果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示范區農業局、楊凌盛唐酒莊協辦。以“培訓+比賽”的方式,將培訓成果運用到了實際生產中,讓參與者“看得見、聽得懂、學得牢”,并為技術人員和果農切磋技藝、互相交流經驗搭建平臺,進一步提升廣大果農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掀起了學技術、比技能的熱潮。
在此次參賽隊員里,來自西咸新區的宋臻收獲很大。多年來,宋臻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已經成為了當地種植葡萄的“牛人”。“這次的參賽隊員里能人比較多,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術,特別是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老師那里學到很多理論知識,讓我的實際經驗和理論知識得到了有效結合。”宋臻說。
通過多年發展,楊陵區揉谷鎮新集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村。聽說要舉辦這次活動,新集村第一書記陳增科,帶領村里的14名技術人員前來學習交流。“種植葡萄,技術是第一位,我們是葡萄專業村,通過這次技能大賽,能夠從西農大老師和其他農民技術員那里學到更多技術,進一步提高我們作務葡萄的水平。”陳增科說。
比賽現場,6支代表隊的成員走進田間,手持剪刀和手鋸,各顯其能,將所學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經過激烈角逐和層層選拔,眉縣代表隊斬獲一等獎,獲得5000元獎金。5支代表隊獲得鼓勵獎,各2000元。
“這次活動不僅是楊凌的職業農民園藝修剪比賽活動,更是國內釀酒葡萄行業關于‘單干雙臂修剪技術’的示范和推廣活動。通過活動的舉辦,我們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釀酒葡萄行業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體的社會化服務。目前,正在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務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從而促進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協調發展,推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能。”陜西唐吾野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麗娜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邀請的對象均是來自楊凌及周邊的職業農民,有著扎實的果樹種植和修剪技術。旨在通過此次培訓,加快陜西省果樹高產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陜西果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