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寶
互聯網趨勢觀察家、知名財經作家、新盟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相關資料圖)
寶哥說
長峰醫院背后的這個協會,有點意思。
4月18日,北京長峰醫院一場火災,奪走29條生命,引起廣泛關注。第二天,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發出消息,決定取消長峰醫院會員會籍,同時免去該醫院董事長王文杰在協會的相關職務。
與此同時,還撤銷北京長峰醫院《社會信用AAA級證書》和《醫療質量服務能力四星級證書》,撤銷北京長峰醫院社會信用AAA級和醫療質量服務能力四星級醫療機構稱號,并收回牌匾。
看起來,像是對長峰醫院的一次痛擊。19日回應南都采訪時,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法定代表人郝德明也表示:“一旦事故原因明確,我們作為國家行業管理組織,會及時回應行業與社會的關切。”
表面看義正詞嚴,但稍加審視,會看出這是在做切割,再深入一點,就會發現更多“陰云”。
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國家行業管理組織,實質只是一個民間社團,“法人”即郝德明,曾任中國醫師協會定考辦主任、中國醫師協會信息網絡中心主任等職。
在該協會官網,其對自己的介紹是“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一篇題目為《為2千萬社會辦醫人員鼓與呼!郝德明的非公五年》的網絡文章稱該協會,是“以國家行業團體標準進行嚴格的客觀檢查,并對投資人和管理者如實反饋”。
“可以設想,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之企業,怎么能做到客觀公正評價?”,郝德明信誓旦旦地說,“需要NGO組織來補缺管理體系”。
矛盾之處在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作為非營利社會組織,聲稱會“進行嚴格的客觀檢查”,不料在吸金方面表現搶眼。
其實,和長峰醫院做切割時,蛛絲馬跡已經掩飾不住,即通過會員會籍等“吸金”。
根據該協會自己公布的會員會費收取標準,二級以下醫療機構1000元一年,三級醫院會費3000元一年,非醫療機構類企業10000元一年。
僅僅是會員會費,2016年這一年,該協會便收取了112萬元。
此外,上述網絡文章稱,該協會研究制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社會信用等級評價管理辦法及其標準”和“醫療服務能力星級評價辦法及其標準”已經逐漸成為社會辦醫的“品牌背書和管理背書”,會有相應的證書、稱號及牌匾。
至于這些證書、稱號或者匾額,是否還要收費,咱們就不知道了。但從協會公布數據來看,這家非營利機構的收入水平著實不低:
2016 年度收入 43,727,833.10 元,其中:捐贈收入 29,855,000.00 元,會費收入 1,123,003.00 元,提供服務收入 12,684,628.70 元,其他收入 65,201.40 元。
對于北京長峰醫院,該協會于2019年做出行業評價,其社會信用等級被評為AAA級,醫療質量服務能力評價結果為四星級。
但行政處罰記錄顯示,從2016年9月至2021年12月,北京長峰醫院被行政部門先后處罰15次,涉及的違規內容包括醫療廣告、消毒管理、醫療廢物處理、職業病防治、飲用水衛生、污水排放等。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為這樣的醫院背書,所謂“嚴格的客觀檢查”,應該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錢的去向,也該打上一個問號。
2016年1月,該協會和萬達信息共同成立一家叫萬達志翔的公司,萬達信息認繳出資額3500萬元,持有70%股權,協會認繳出資1500萬元,持有3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認繳出資額不要求實繳,但也可以實繳,愛企查數據顯示,這次合資實繳資本為5000萬元。2017年12月31日,萬達信息100%持股的上海嘉達公司以3500萬元的價格收購萬達志翔70%的股權,左手倒右手,而今年2月萬達志翔注銷,協會1500萬元的去了哪里?
對于萬達信息和協會關系,《市值風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看法,“2016年末,公司(萬達信息)應收萬達志翔往來款余額為383.63萬元。不知道公司中間離手的一年,是不是將萬達志翔作為了利益輸送的通道。”
據上述網絡文章稱,2014年8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成立之時,“當國歌響起,只見不少民營醫療人刷的一下眼淚就出來,感嘆等了這么久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國家級行業組織”。
彼時,會場許多人相互握手致意,更有不少人跑來緊握郝德明的手,“讓他更意識到這個協會非同一般,責任重大”。
九年過去,除了會員會費,其他收入明細早已不再公布,北京長峰醫院爭議也以徹底切割了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和郝德明毫發無損。
一直以來,聽信其背書的老百姓,也許對個中關系并清楚,反而深信不疑。
【參考資料】
[1]《深陷爭議漩渦的長峰醫院:負債數億,旗下醫院曾涉醫托騙局》澎湃新聞
[2]《為2千萬社會辦醫人鼓與呼!郝德明的非公五年》多肽鏈
[3]《萬達信息史一兵8000萬債務違約牽出5.8億資金占用》市值風云
[4]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官網資料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