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華路位于徐匯區華涇鎮,是市井商業型的老舊街區,原先街區底子薄弱,環境有待改善。聚焦市容景觀環境全要素提升,推進一系列“美麗街區”建設工程,通過立面升級、業態更新、生活場景營造三大策略,整治管理非機動車停放問題,提升街道商業氛圍,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品質生活圈,構建高品質宜居宜業的社區。
【資料圖】
建華路沿街立面
改造前沿街立面缺乏秩序感,戶外招牌分布紊亂,大小形態各異,品質良莠不齊,氛圍感較差,卷簾門外設,門口堆放雜物,亂設攤現象較為突出,影響街區的整體風貌。
店招店牌是體現城市街道“煙火氣”的重要載體,改造后店招店牌根據建筑特征及業態的特色設計,使整個街區整潔有序統一,豐富且具有層次感。其位置、數量、大小和內容都進行有效的規范設置,空調設備的隱藏及排水管線也得到了規范化的處理和美化。
建華路菜場
改造前建華路菜場的建筑立面與店招店鋪相互之間缺少關聯性和特色,缺少人行道綠化及休憩等功能性設施,非機動車停放不規范,占用人行通道和車行道的情況較為突出,影響人行和車輛的通行安全。
改造后增加濱河休閑設施,沿路一側結合非機動車停放空間增加綠化隔離帶,調整建筑立面材質及色彩與店招店牌的秩序,統一提升街區景觀性,刻畫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立面表情。
小區沿街圍墻
改造前小區沿街圍墻已經相當陳舊,部分墻體脫落損壞較為明顯,整體美觀度較弱。
改造后的圍墻結合藝術字體或文化宣傳增強出入口標識性。
濱河的綠地
改造前濱河的綠地被圍墻封閉,人行和沿河的綠地被分隔開。
改造后重新規劃場地布局,打開了原有封閉綠化空間,結合漫步道合理布置停留休閑節點,打造園林式景觀休閑帶,使喧囂的城市中多了一處可安靜閱讀的去處,花境植物滲透到廊架內部,讓整個空間成為可親密接觸植物的場所,創造了一個輕松愜意、充滿活力的休閑社交區域。
菜場西側濱水空間
改造前菜場西側濱水空間為公廁及垃圾站, 建筑立面和設施陳舊,景觀形象不佳。
改造后將公廁及垃圾站移至菜場北側,可釋放約500㎡濱河空間,新建公廁與菜場的建筑風格相互統一,暖色的紅磚肌理形成的曲面簡潔而精致,現代又具有歷史風貌的傳承。利用濱河閑置空地與菜場西側通道空間更新口袋花園,增加休憩廊架,打通濱水步道,串聯外環綠帶,形成全新的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為周邊居民群眾提供了鍛煉、健身、休憩的好去處。
猜你喜歡:
WAIC2023|商湯科技帶來378平方米超大AI體驗展!
歡迎來到智能創作時代!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開幕
20門課程不重樣,一老一少共同學習!暑期興趣班開班啦
54個小區定點投放全覆蓋!社區垃圾分類處置流程大揭秘→
“頂流”大樓有了空中花園!“民間林長”讓城市更新透綠意→
文稿:區綠化市容局
編輯:韋麗
校對:焦旸越(實習)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