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簡稱巴薩效應)是指在經濟增長率越高的國家,工資實際增長率也越高,實際匯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現象。當貿易產品部門(制造業)生產效率迅速提高時,該部門的工資增長率也會提高。國內無論哪個產業,工資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趨勢,所以盡管非貿易部門(服務業)生產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業工資也會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漲。這會引起非貿易產品對貿易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我們假定貿易產品(按外匯計算)的價格水平是一定的話,這種相對價格的變化在固定匯率的條件下,會引起非貿易產品價格的上漲,進而一起總體物價水品(貿易產品與非貿易產品的加權平均)的上漲。如果為了穩定國內物價而采取浮動匯率的話,則會引起匯率的上升。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使實際匯率上升。
在思考匯率的中長期趨勢時,本國貨幣與內外通貨膨脹之差按比例折扣以后的(相對)購買力平價是一項可參考的指標。購買力平價成立,意味著實際匯率保持一定。但我們不能忽視下面兩種力量的效果,它們使匯率偏離購買力平價,使實際匯率發生變動。一是巴薩效應,即越是增長率高的國家,實際工資的上漲率也就越高,受此影響,實際匯率的上漲率也就越高。另一個是貿易條件(出口產品對進口產品的相對價格)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保持一定的情況下,貿易條件的惡化意味著實際匯率的下跌。
主要觀點
具體地說,“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的思想可以邏輯性地由五個逐漸推進的分論點完整加以表述。 (1)當存在貿易限制時,在考慮運輸成本的范圍內,可貿易品的價格通過匯率達到一致。 (2)在價格等于邊際成本的假定下,不同國家可貿易品部門的工資水平差異將與這一部門的生產率水平差異相對應,同時一國內部的勞動力流動將使得每個經濟體內部工資均等。 (3)服務部門與可貿易部門相比,國際間的生產率差異較小,在各國內部工資均等化的作用下,生產率較高的國家服務業價格水平將更為昂貴。 (4)因為服務業進入到了購買力平價的計算之中,但是并不直接影響匯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平價水平,在用較高生產率的國家的貨幣為單位衡量時,將低于均衡的匯率水平。 (5)兩國間可貿易品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差異越大,工資與服務業價格的差異就越大,相應的購買力與均衡匯率水平之間的缺口就越大。
假設及結論分析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假說有很多嚴格的假設條件,比如小國經濟和利率給定、勞動力和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可以快速自由流動、要素規模收益不變等。巴拉薩將國民經濟分為可貿易部門與不可貿易部門,并用5個逐步推進的分論點表述了他的思想:(1)當存在貿易限制,以及考慮運輸成本的條件下,可貿易品滿足一價定律,即可貿易品的價格通過匯率而達到一致;(2)在價格等于邊際成本的假定下,不同國家可貿易部門的工資水平差異將與這一部門的生產率水平差異相對應,同時一國內部的勞動力流動將使每個經濟體內部工資相等;(3)在各國內部工資相等的條件下,因為服務部門的國際生產率差異相對可貿易部門來說較小,所以生產率較高國家的服務業價格水平將更為昂貴;(4)因為服務業在購買力平價的計算之列,但是服務業并不直接影響匯率,因此,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平價水平,在用具有較高生產率國家的貨幣為單位衡量時,將低于均衡匯率水平;(5)兩國間可貿易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差異越大,這兩國工資與服務業價格水平的差異就越大,購買力平價與均衡匯率水平之間的差距相應越大。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假說的三個重要結論,分別是:
第一個結論: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工資水平完全由可貿易部門的生產率決定。
第二個結論:不可貿易品的相對價格P由可貿易部門與不可貿易部門的生產率差決定。可貿易部門生產率的相對提高,將會帶來不可貿易品相對價格的提高。
第三個結論:如果本國不可貿易品相對價格(內部實際匯率)提高的幅度大于外國,則本國外部實際匯率相對于外國將升值。即如果本國可貿易部門的相對生產率提高幅度高于外國時,則本國外部實際匯率將升值。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