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海口8月15日電 (記者 王曉斌)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副廳長邱烈飛15日在海口召開的“美麗海南我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以來,海南累計修復海岸線127公里,新造和修復紅樹林786公頃。
邱烈飛介紹,海南省資規廳編制完成了《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和《海南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2021-2035年)》等,印發實施《海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出臺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和行動方案,初步形成“一心一環多點多廊”的陸海統籌生態修復總體格局。
邱烈飛說,2019年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8.5億元,在海南各地開展22個生態修復項目,累計修復海岸線127公里,新造和修復紅樹林786公頃(占全省紅樹林總面積的12%)。此外,海南省資規廳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20個國家級試點和12個省級試點項目,完成全省333個歷史遺留和閉坑礦山生態修復。
今年,“海南省南部熱帶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成功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三批國家山水工程名單,中央財政支持20億元資金。邱烈飛表示,海南省資規廳已印發《關于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指導意見》,出臺生態修復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制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等有關政策文件,提升生態保護修復監管效能。
邱烈飛表示,海南省資規廳將按照各類規劃計劃描繪的“規劃圖”,制定可考核、可量化、可操作的“施工圖”,確保各項規劃計劃目標如期實現。在實施好南部區域國家級山水工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已有項目基礎上,繼續謀劃一批生態修復項目,促進海南建成“林水相依、林田縱橫、山海聯動”的和美生態島。(完)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