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雖遠,閩寧情長。27年來,一批又一批的福建省援寧醫療隊對口支援寧夏。在永寧縣閩寧鎮,每年都會有援寧醫療隊專家駐點坐診,為當地移民群眾治病解憂,為當地醫療隊伍傳道授業,共同譜寫閩寧協作新篇章。
(資料圖片)
山海牽手 閩寧協作注入“援”動力
“各項檢查指標都正常,要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在閩寧鎮衛生院對口幫扶專家門診,援寧醫生趙慮思對前來復查的患者叮囑一些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趙慮思來自廈門市湖里區婦幼保健院,2022年報名參加援寧醫療隊來到永寧縣閩寧鎮衛生院開展對口支援。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趙慮思結合專業知識在當地開展免費的婚檢、孕檢、兩癌篩查、婦科病普查等婦保工作。
“遇到一些特殊的疾病,我們會積極與廈門市湖里區婦幼保健院進行遠程會診,匯報這邊的病例,尋求專家主任的指導幫助,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意見。”趙慮思說道。在廈門市專業團隊和技術的支撐下,她會與閩寧鎮衛生院的門診醫生就一些因地域原因出現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溝通,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方案進行診療,促進閩寧醫療服務再上新臺階。
對口支援工作中,醫療隊成員發現閩寧鎮衛生院部分檢驗設備儀器存在老化、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檢驗室的工作效率,還會影響檢驗質量。醫療隊成員主動與援寧工作組聯系,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改善閩寧鎮衛生院檢驗室檢驗設備。“在援寧工作組的協助下,我們爭取到廈門市工商聯20萬元的捐款,主要用來幫助檢驗科儀器的更新,提高檢驗質量,滿足閩寧鎮居民的檢驗需求。”援寧醫療隊負責人介紹道。
愛心接力 一任接著一任干
“能夠把我們那邊比較先進的醫療技術帶過來,為這邊的老百姓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張秀喜是廈門市思明區鷺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內科主治醫師,回憶起當初報名時的場景,她依然有些激動。
跨越2000多公里,張秀喜撲下身子,投入到了為期一年的對口支援工作,先后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一年的時間里,張秀喜攜帶彩超機走遍了閩寧鎮的各村、社區,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累計服務2000余名老人。盡管帶著濃濃的福建口音,但提起閩寧鎮大大小小的情況,張秀喜都十分熟悉,了然于心。
張秀喜先后在閩寧鎮衛生院體檢科、彩超室、公共衛生科、臨床科室工作,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臨床思維帶到閩寧鎮衛生院的各個崗位上。“援寧醫療隊帶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特別值得學習,我們將保持良好的溝通、合作、交流模式,提升閩寧鎮的醫療水平。”閩寧鎮衛生院婦產科醫生王彩英說道。
2022年9月,在福建省和廈門市對口協作部門的統一安排下,廈門市各級醫院選派了6名醫療專家共同奔赴閩寧鎮開展為期半年或一年的支醫工作,這也是福建省第12批派駐閩寧鎮的援寧工作隊。張秀喜還有一個身份——閩寧鎮援寧醫療隊隊長,負責統籌協調赴閩寧鎮支援的6名醫護人員的支醫工作,同時與支醫人員協調廈門資源開展技術指導、對口交流,為閩寧鎮的百姓健康提供服務,“除了本職工作,我努力爭取了一些資金,用于閩寧鎮衛生院急救分站的建設以及消防設施設備的更新,還給醫護人員購置了一些臨床醫護實用參考書籍,幫助他們提升醫療專業技術。”
“馬上就要回去了,但是閩寧協作會一直持續下去,我們會繼續保持線上會診、遠程醫療等合作交流;同時,下一批援寧醫療隊隊員馬上就要來了,我們會一任接著一任干,把福建先進的醫療技術、理念帶過來,提升閩寧鎮衛生院的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回望來閩寧鎮工作的一年時光,張秀喜感慨頗多,他們接過了閩寧協作的“接力棒”,也即將再次傳遞出去,用持之以恒的堅守賡續閩寧“山海情”。
福建省第12批派駐閩寧鎮的援寧工作隊對口支援工作將滿一年,隊員們即將援助期滿返回福建。不久后,新一批援寧醫療隊隊員將來到閩寧鎮,繼續為閩寧協作貢獻力量。
記者 孫楠 見習記者 劉嘉怡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