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法者,治之端也。民者,國之根也。湖南湘潭是偉人故里、紅色沃土,湘潭人向來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湘潭多年來堅持將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在依法履職、依法決策、依法執法等方面出實招見實效,打造法治政府建設的“湘潭樣本”。
抓“關鍵少數”引領法治建設“2021年,我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團結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應急管理法治化、規范化建設……”2022年2月17日,在湘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上,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第一個上臺現場述法。當天,共有4名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現場述法,并接受市委書記的點評。而在此之前,全市45名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門和5個縣(市)區、兩個園區黨政主要負責人都提交了書面述法報告。
湘潭在全省率先實行“現場述法+書記點評”工作模式,目的在于進一步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過程中,湘潭市委、市政府切實把科學理論轉化為指導法治政府建設的生動實踐。2020年以來,市委常委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開展憲法法律、黨內法規等專題學習16次,市政府常務會、市政府黨組理論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3次,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9次開展專題學習;市委常委會35次、市政府常務會47次研究審議法治政府建設有關議題。抓領導,領導抓。旗幟鮮明地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推動了湘潭法治政府建設大膽前行,走在了全省前列。
抓機制創新提升執法效能以“智慧公安”推進“法治公安”“頂層+基層、硬件+軟件、機制+體制、法制+全警”深度融合——自2018年開始,一場以“法治公安”為目標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深刻改變著湘潭公安執法樣態,久久為功,目前達到了全警種、全要素、全流程監督管理,讓規范執法成為行動自覺。市民張子順發現自己的汽車40分鐘內在同一路段因同一事件被記兩次交通違法,向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經核實,確認交警部門執法行為不當。隨后,交警部門主動與他聯系,撤銷了重復處罰。這是湘潭市本級及各區縣“人民政府行政復議辦公室”掛牌,整合行政復議職責和資源以來,通過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一個例子。“整合行政復議職責,我們改變了以往行政機關‘自己審自己’的方式,實現了一級政府‘一個窗口對外’‘一套流程辦案’‘一個標準裁判’,取得了顯著成效。”湘潭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彭小英介紹,去年6月,湘潭市高質高效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先后兩次在全省作典型發言。
在今年醫療機構污水處理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市生態環境局發現,湘潭市某醫院外排污水現場采樣結果顯示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超標。但該醫院屬初次違法,廢水超標倍數不高,且廢水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后進入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對環境影響輕微。在市人民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共同參與磋商下,該醫院與市生態環境局簽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積極履行生態污染損害補償責任。
“環境監管既要力度,也要溫度。”湘潭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以最嚴執法倒逼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以最優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1月18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為湘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授牌全省首批首家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
抓便民利企優化營商環境前不久,臺胞孫先生委托親屬將一封感謝信送到“市民之家”湘潭公安專區出入境窗口民警手中,表達感激之情。 1月11日,孫先生因重病緊急住院,但由于臺胞證過期,無法辦理醫保手續,只好委托親屬代辦臺胞證換發申請。窗口民警核查情況后,首先對孫先生逾期非法居留行為依法作出處罰,隨后主動派人到醫院病房為孫先生拍攝照片、辦理證件。
2021年9月啟用的湘潭市“市民之家”新政務大廳,目前已進駐政府工作部門和駐潭企事業單位58家、政務服務事項2046項,是湖南省進駐單位最多、進駐事項最全的市級政務服務大廳。
“利用市民之家開放契機,我們設置了醒目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對該辦能辦的事,雷厲風行去辦;對該辦難辦的事,想方設法辦成,讓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高效。”政務服務大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窗口接到市民和企業反映后,一般應在5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較為復雜、解決難度較大的最多應在10個工作日內解決。對完全不能辦理的事項,限定在3個工作日內給予群眾回復,說明不能辦理的原因,并做好解釋工作,逐步實現群眾事‘有人管’‘能解決’‘不白跑’。”
一個“小窗口”成了為民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大平臺”。“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常規窗口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自窗口設立至今,全市共受理“辦不成事”反映件277件,按期辦結率、回訪滿意率100%,群眾心中原本難辦的事,變成了“方便辦的事”“不用求人辦的事”。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