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中國證券報》16日刊發文章《“互換通”開門迎客 境外投資者踴躍參與》。文章稱,5月15日,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迎來又一重要事件——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運行。“德意志銀行已順利完成‘互換通’下的首筆交易。”德意志銀行全球新興市場中國區交易總監、德銀中國上海分行副行長徐肇廷5月15日上午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作為首批報價商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市場的熱度。”
(相關資料圖)
專家表示,“互換通”的推出,有利于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利率風險管理渠道,穩步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
(小標題)海外投資者高度關注
“首日交易非常活躍,在岸做市商積極報價,海外投資者高度關注并踴躍參與,無論是成交金額、成交量還是成交頻次都反映出海外投資者對‘互換通’的歡迎和認可。”徐肇廷說。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收市,有超過40家境內外機構參與“互換通”上線首日交易,成交金額超過82億元。同時,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紛紛宣布已完成或協助境外機構完成“互換通”機制下的首筆交易。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互換通”是互聯互通機制首次延伸至利率衍生品領域的成果。中銀香港副總裁徐海峰認為,一方面,“互換通”機制有助于境外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更重要的是帶來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的突破及創新,有效提高結算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動境外投資者更加關注中國債券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
“受益于境內銀行間市場的高流動性及多元化參與主體,通過電子平臺實現跨境互聯、前后臺直連、集中清算等優化機制,可便利境外機構參與境內利率衍生品市場,促進境內衍生品市場跨境融合,提升中國利率基準曲線的定價效率。”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總經理林榕輝說。
(小標題)提升金融開放深度廣度
15日上午,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聯合舉辦了“互換通”上線儀式。“‘互換通’正式上線,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的又一重要事件,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于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視,以及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堅定信心。”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參加上線儀式時說。
“互換通”的啟動,有望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讓境外投資者以方便和安全的渠道參與在岸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滿足投資者通過衍生品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需求,提升國家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釋放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潛力。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相輔相成,便利國際投資者在投資內地債券市場時對沖利率風險,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機構長期投資者持有內地債券。
此外,梁鳳儀認為,“互換通”也將進一步深化兩地市場的聯通和監管機構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并促進協同發展。對香港證監會來說,發展金融衍生產品市場,既能夠提升投資者風險管理能力,也能夠創造市場新機遇。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表示,“互換通”將推動更大范圍的、可持續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進而提升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互換通’的啟動,將為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參與境內債券市場提供有利條件。”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說,“互換通”對于提升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具有特別的意義。
(小標題)不斷完善制度安排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持續開放吸引了眾多境外投資者,外資持有中國債券的規模不斷擴大。人民銀行上海總部5月15日公布,截至2023年4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17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5%。
展望未來,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部聯席總監張勁秋表示,隨著“互換通”的發展,中國債券市場將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流入。
余偉文介紹,未來將繼續研究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推動兩地金融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隨著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深化,香港的金融機構將迎來更多機遇,香港的風險管理中心及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也將更加鞏固。
人民銀行稱,下一步,將會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和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根據“互換通”運行情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安排,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繁榮發展,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人民銀行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與香港的務實合作,堅定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繼續穩步推動中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潘功勝說。(完)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