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謝謝張所長,這兩天一直為這事慪氣,今天聽了你們的普法講解,原來孩子也可以隨母親姓,心里的疙瘩就解開了。”前段時間,旬陽市段家河鎮向家莊村村民黃某因為兒媳想讓孫子跟她姓而心生怨氣。6月9日,在聽完司法所工作人員講解《民法典》中相關規定后,心中的不解和對兒媳的不滿終于消散。
連日來,段家河鎮廣泛開展以“民法典進農村”為重點的群眾性普法宣傳活動,熱心講“典”到田間,暖心送“典”入農家,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在宣講過程中,工作人員一改過去傳統的“講什么聽什么”,轉而升級為“想聽什么就講什么”的普法模式,圍繞群眾關心的家事糾紛、婦女兒童權益維護、土地流轉等法律問題開展針對性普法宣傳,通過講解真實案例、發放《民法典》知識讀本、以案說法的方式,增強普法宣傳效果。
在普法的同時,司法所工作人員針對群眾關注的常見法律問題面對面進行釋法答疑,并收集群眾對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平安建設、司法行政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剖析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讓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真正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惠及群眾。
“民之所安,法之所系”。為推動“法律七進”走深走實,段家河司法所還將不斷創新形式和方法,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等平臺,廣泛開展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地域特點的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營造“出門有法、抬頭見法、說理用法、辦事循法”的良好法治文化氛圍。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