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建成的天開高教科創園,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入駐其中的多為各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項目。在這片專家教授云集的沃土上,有一個天津師范大學本科生的項目也順利入駐,格外引人關注。
(資料圖)
項目負責人名叫儲梁,是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2020級本科生,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天津長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兼總經理。
近幾年,儲梁目睹了傳統零售行業的興衰起落,特別是社區里很多零售小賣店、“夫妻店”在電商直播帶貨沖擊下普遍存在“無客流、零業績”的困境,雖然商家也意識到要與互聯網接軌,但苦于“缺工具、缺管理、缺資金、缺品牌”等一系列問題,數字化升級任重道遠。“我想幫他們提升競爭力,享受數字經濟的紅利。”儲梁說。
在班主任儲梁、創業導師馮為嘉眼中,這個大男孩“很有闖勁兒”。作為創業導師,馮為嘉產業化經驗豐富,在馮為嘉帶領下,儲梁學習做科研,參加各類競賽,并組建了自己的創業團隊。團隊有13名成員,來自軟件工程、計算機、經濟學等不同專業,學科交叉、團結協作是這支年輕團隊的優勢。
確定了商業模式后,就差注冊公司了。天津師范大學對創業大學生予以大力扶持,為這個團隊添了一把最旺的“火”——儲梁團隊享受到300平方米精裝辦公場地3年免租金的優惠以及相關專利使用、轉讓的政策。天時、地利、人和,公司的成立水到渠成。
在創業導師的悉心指導下,以儲梁為核心的天津長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歷經1年多時間,研發出小賣店數字化升級智能硬件產品17款,將結算端、商品銷售端、智能分析端三端聯動,開發并運營“智數小賣店”APP,為店家呈現經營數據,提供精準選品建議和智慧管理方案,同時搭建長城智科“小店惠采”供貨平臺,豐富小賣店貨品種類、提升價格競爭力,助力小賣店享受數據紅利。
創業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在開發智能硬件初期,如何實現結算端、商品銷售端和智能分析端的三端聯動,成了擺在團隊面前的“攔路虎”。在指導老師幫助下,他們圍繞硬件設計、數據傳輸協議等進行深入探討,經過不斷優化設計、分析數據和多輪次改進測試,終于解決了兼容性問題。
由于小賣店商家難以接受新技術的價格,數字化設備更新一度擱淺。團隊成員經過數次“頭腦風暴”,最終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與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為小賣店進行免費的硬件軟件升級,最終達到了互利共贏的目標。
公司自2021年9月成立以來,申請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研發團隊先后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30余項,簽約改造小賣店352家、完成升級317家、達成合作意向1083家。
“智數小賣店”APP日活躍用戶超3000個,2022年“小店惠采”供貨平臺交易額累計超600萬,簽約重量級供貨商7家、合作知名品牌商近百家。2021年9月至今,公司營業額876萬元,2023年收入預計超1500萬元。
2022年,長城智科被認定為天津市西青區大學生創業重點培育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同年被中國科學家論壇提名為中國科技創新品牌價值企業。
儲梁被中國科學家論壇授予中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創業先鋒人物,騰訊云認證TCA架構工程師,受邀出席2022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2023阿里云北京峰會。
“我們是數字化中國建設中平凡的‘螞蟻雄兵’,希望通過努力和創新,為行業帶來更多變革和機遇。”入駐天開園后,儲梁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他決心用長城智科的“星星之火”,點燃中國小賣店數字經濟的“燎原之勢”。(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張立新)
儲梁(左)在小賣店里進行調研。學校供圖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