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吃涼的對胃不好,可是,您知道嗎,吃太涼的東西還可能會傷腦子!
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經歷,尤其是夏天,天太熱,吃著冰棍或者喝著冰鎮飲料解暑,突然太陽穴劇烈疼痛,要幾分鐘才能緩過來。
這種頭痛有一個很形象的叫法“腦結冰”,它對于有腦血管病的人群,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資料圖)
01
夏天
要小心“腦結冰”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國外就有“腦結冰”這個說法了,就是指,吹空調或者吃冷飲之后出現的頭疼,還有一個更生動的叫法:冰淇淋性頭痛。
之所以會太陽穴附近疼,是因為外界的冷刺激使顳動脈發生痙攣,顳動脈就位于太陽穴到前額部這個位置。
對于正常人來說,可能就會稍微疼一會,不會有比較嚴重的后果。
但對于有斑塊、動脈硬化等腦血管病變的老年人來說,可能就會引起大麻煩。
因為,這部分人群的顳動脈存在一些分支,進入顱內給大腦供血,叫做側支循環。當顳動脈受冷痙攣時,就會影響顱內供血,可能觸發腦梗危機。
“腦結冰”引發腦梗的高危人群
除了血管條件不好的老年人,還有三類人要格外注意冷刺激,都屬于是“腦結冰”引發腦梗的高危人群。
①偏頭痛人群 :偏頭痛是一種血管性頭痛,本身就是由于血管收縮和舒張障礙導致的頭疼,遇到涼的就很容易再次發作。
②焦慮抑郁人群 :焦慮抑郁很容易合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對冷熱刺激會比較敏感。
③顳動脈炎患者 :多數還是發生在老年朋友身上,50歲以下很少發病。會有全身乏力、頭疼、耳鳴、眩暈、視力下降等癥狀。
如果您懷疑自己有顳動脈炎,可以去醫院在醫生的安排下做個血管造影,檢查一下。
02
誘發“腦結冰”的三種行為
武主任曾接診過一位60多歲的男性腦梗病人,早上起來發現說話不太利索了,右側肢體也不能自由活動了。
據患者說,他前一天晚上出門跑步,鍛煉了大概半個小時,出了一身汗,回家沖了個涼水澡,枕著冰枕就睡了,剛開始枕的時候,還出現了頭疼、頭麻的感覺,但也沒在意,第二天起來就出現了這些情況。
武主任介紹,大量出汗后洗涼水澡,導致血管收縮,枕冰枕睡覺都是引起這位患者腦梗的原因之一。
想要避免出現“腦結冰”,原則上來講,就是別造成太大的溫差,引起血管收縮、痙攣。
生活中要避開以下三個,可能會導致“腦結冰”的陷阱。
①空調溫度開太低:夏天室外溫度高,室內空調溫度建議維持在26℃左右,避免室內室外溫差太大。
②洗冷水澡:天氣熱的時候,很容易走幾步路就出一身汗,這時回家可千萬別馬上去沖冷水澡,很容易造成血管收縮痙攣。
③大量吃冷飲:在外面走熱了買個冰淇淋或者冷飲,大口吃、大口喝,很容易頭疼。
另外,一些夏天的解暑神器,比如清涼噴霧、冰枕、冰袋之類的,也要注意使用方法,在解暑的同時,要注意控制溫差。
03
兩個辦法
緩解冷刺激頭痛
冷刺激頭痛一般會持續5分鐘左右,很少超過半個小時。可以用武主任分享的這兩招來緩解。
①溫毛巾敷
用溫毛巾敷在疼痛明顯的位置,比如太陽穴、額頭,一般敷1~2分鐘就會舒服很多。
②按揉太陽穴
用手指指腹稍微向下按壓著轉圈揉,力度不用太大。起到放松肌肉、緩解疼痛的作用。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