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進一步提高社區矯正對象對果樹的管理水平,提升創收增收的能力,助力鄉村振興。7月6日,宜川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組織丹州街道轄區社區矯正對象,在公益活動基地(宜川縣有機旱作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開展公益活動。
該基地坐落于宜川縣城南圪嶗村,由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實施,占地30畝,分蘋果生產區和糧食生產區兩個區塊,是全縣掛牌確立的社區矯正公益活動基地之一。炎炎夏日,基地管理人員向社區矯正對象詳細介紹了基地各新品種作物優特點和日常管理規范要求。隨后,社區矯正對象身著紅馬褂,手拿大鋤頭,互幫互學,積極為該基地進行了田間除草義務勞動,努力奉獻一名特殊志愿者應有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公益活動,有利于幫助其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盡快重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宜川縣社區矯正管理局掛牌成立標志全縣社區矯正工作發展進入新階段,下一步,該局將進一步搭建優化政農政企聯動平臺,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強化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鞏固社區矯正對象教育轉化效果,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為構建和諧平安宜川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