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數字報看一看
(資料圖片)
點擊上方按鈕,打開《參考消息》數字報
打開手機聽報紙,天下風云掌中看。
國際風云變幻莫測,《參考消息》指點迷津。今日出版的《參考消息》數字報,五大看點不容錯過。
1.美國“首次”,中國強烈不滿
拜登政府首次使用“總統提用權”,決定向中國臺灣地區提供武器,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香港《南華早報》說,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最先進的武器也正是用的這個“總統提用權”。究竟什么是所謂的“總統提用權”?美國這樣做有多危險?(詳見第1版)
2.“這份長長的名單體現了中國的雄心”
土耳其媒體刊文說,“中國一向不愿卷入國際危機和沖突,尤其是在它的地區勢力范圍以外的地方,不過隨著這個崛起大國越來越試圖成為能與美國一較高下的全球參與者,它過去奉行的原則現已過時。”文章還說,一份“長長的名單體現了中國的雄心”……(詳見第13版)
3.“澤連斯基的行為令華盛頓惱火”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援引美國媒體CNBC的報道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行為令華盛頓感到惱火,他激怒了美國支持他的人。澤連斯基究竟做了什么?這對俄烏戰局有何影響?(詳見第3版)
4.今年7月可能是“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
美國氣候總站8月2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稱,2023年7月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美國《華盛頓郵報》說,據氣候學家稱,2023年7月可能是至少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科學家們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詳見第4版)
5.“美國財政定時炸彈的滴答聲更響了”
這是美國《華爾街日報》的結論。這家美媒說,美國用本國貨幣借債,只要有印刷機,它就不會真的出現非自愿違約。然而,隨著不斷上升的利率推高融資需求,美國政府在不采取削減福利或公開印鈔等政治上具有災難性的措施的情況下,改變財政道路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有限。如果不采取這樣的激進措施,那幾乎肯定意味著要花更多成本去借貸。然而,還有更糟糕的情況……(詳見第6版)
參考隨時隨地,消息盡在掌上。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