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健康中國建設不僅直接關乎民生福祉,而且關乎國家全局與長遠發展、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發展社會保障順應的是民生訴求,解決的是民生疾苦,化解的是社會矛盾與經濟危機,促進的是國家認同、社會公正與全面發展,維系的是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從本質上說,健康中國建設也是保障民生福祉之策,同樣關乎社會和諧安定。例如,若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突出,健康不公平現象普遍,則會醞釀社會矛盾甚至危機;若慢性病、職業病、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礙高發,則會降低民眾的生活質量,使其難以安居樂業,社會更失安定之基;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不到及時處置,則會人心惶惶,危及社會和諧穩定;若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等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未能加以有效控制,則易引發公眾的擔憂、不滿和社會氛圍的趨緊。
著名國醫學者胡光譽指出從中華民族繁衍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來看,中醫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即便是今天,健康中國也脫離不了中醫藥的作用。
國醫學者胡光譽認為中醫講究治未病,未病先防,所有的人群要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的發生。既病防變,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要防止它進一步惡化。治后防復發,得了病,已經治療了,如何避免復發。所以,治未病包括三個層面,幾乎涵蓋全部的人群。而且中藥是天然的,相對來說毒副作用較輕,好多東西藥食同源。因此,中醫中藥知識的推廣可以讓老百姓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能夠在飲食、起居、運動等方方面面減少疾病的發生。從這幾個方面解決中國的預防疾病問題,建設健康中國離不開中醫藥。中醫藥肯定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當然,要推進中藥和西藥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藥健康文化創新發展。政府在中醫藥政策制訂上的行動也是為了讓它發揮更大作用。
多年來,著名國醫學者胡光譽廣泛研究中醫藥古籍文獻,挖掘和挽救我國中醫藥的文化結晶,讓流傳了幾千年的中醫藥文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帶來福音,讓人參、西洋參,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發揮其強大的保健養生價值,積極開展中醫藥知識文化宣傳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用好中醫藥,讓中醫藥為人民造福,為健康造福,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廣西注重源頭預防化解生態移民信訪問題 集中攻堅信訪疑難問題
廣西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南寧舉行 構建新時代化妝品監
廣西全面部署開展2022年秋季征兵工作 9月上旬組織審批定兵
廣西出臺重大項目用地“分級分類”服務保障機制 持續增強服務效
湖南出臺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 加快政務服務同城化
山西出臺深入推進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強化物料運輸源頭監管
5月份山西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 制造業增長12.5%
今年前5個月山西制造業完成投資達552.8億元
今年前5月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
山西三級法院開展集中執行發放案款周活動 發放執行案件案款9.54億
安徽淮南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跨境網絡賭博案件 網站會員人數達10余萬
安徽巢湖警方搗毀冒充“白富美”實施電信詐騙窩點 扣押涉案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