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記者從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工藝鑒定驗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建在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日前按期、高質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設任務,并于當日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工藝鑒定和驗收。建成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成為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型散裂中子源,填補了國內脈沖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
中國散裂中子源于2011年9月開工建設,工期6.5年,總投資約23億元。這一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國之重器”由各種高精尖設備組成,其中將質子加速到0.9倍光速是核心技術,射頻功率源系統是粒子加速的關鍵。
據了解,功率源系統很多關鍵設備尚無國產先例,再加上可靠性要求極高,讓許多廠家望而卻步或鎩羽而歸。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獲悉,該所下屬北京航天廣通科技有限公司為該工程設備的國產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經鑒定,源于航天技術的近50臺套功率源設備全部達到指標,“超級顯微鏡”的“動力心臟”即將開始工作。
此外,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在靶站、譜儀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成果,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顯著提升了我國在磁鐵、電源、探測器及電子學等領域相關產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使我國在強流質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領域實現了重大跨越,技術和綜合性能進入國際同類裝置先進行列。
工程工藝鑒定驗收專家委員會評價稱,“中國散裂中子源調試速度快于國外的散裂中子源。靶站最高中子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散裂中子源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建,共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它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建成后,將充分發揮一期三臺譜儀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和化學等領域的作用,為廣大用戶提供國際先進的研究平臺。”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中科院院士陳和生說。
[責任編輯:linlin]
宿州市埇橋區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安徽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864.1萬千瓦打破紀錄 全力確保整體電網
安徽宣城努力打造安徽美食文化特色“名片” 開展校企合作培養人
安徽蕭縣多舉措落實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動 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安徽全面完成今年全省夏種糧食播種 重點作物全面落實
安徽出臺9條措施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 引導加大人才招聘
前5個月安徽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4.1%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
5月份安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8.66億 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黑龍江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 加大承保折扣力度
黑龍江哈爾濱出臺多項政策“促進四大經濟發展” 強化核心共性技
安徽六安今年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 推行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安徽銅陵設置共計103個社區臨時蔬菜供應點 方便群眾就近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