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姜胡椒根清燉蛇碌
寒風起,吃蛇肉。皆因入冬以后的蛇,開始囤肥自己,好過冷冬,卻不知正是比平日里肥美好幾倍的特性,惹來了吃貨們的注意。
廣州的椒鹽蛇碌金燦燦似元寶
廣州傳統飲食中素來有蛇饌,最街邊的吃法是劏條蛇,起個窩,打邊爐,其樂融融。1992年時,惠食佳還是龍津路上一家58平方米的大排檔,冬天里他們用水蛇來打邊爐。天熱以后蛇鍋沒人吃,幾經研究,廚師們開發出椒鹽蛇碌的做法。當時,廣州市場上幾乎未有人想到這一招。不料椒鹽蛇碌大受歡迎,后來店鋪易址到東風東路,高峰期時,甚至一天能賣出100多斤的椒鹽蛇碌。所用的蛇也更新換代,從水蛇換成了海豹蛇和水律蛇。海豹蛇肉質肥厚,水律蛇肉清甜。
椒鹽蛇碌幾乎是來客必點,金黃色的蛇碌兩邊翹起,好像一錠金元寶。干身不帶一絲油花,椒鹽脆皮味道剛好。吃蛇碌請不要在意形象,直接用手,抓起“元寶”兩端,用牙齒橫著撕咬開肉來,條理分明,肌白如雪,這正是海豹蛇的肉。1斤半到2斤左右的蛇做椒鹽最適合不過,之所以皮脆,關鍵在于脆漿與炸時的油溫。用生粉、腐乳、南乳再配合辣椒粉等調成的脆漿裹住未曾腌制過的蛇碌,用250℃油溫封住蛇汁并定型,再中火慢浸,最后搶火逼出油。
連州椒鹽燜蛇
永州因產蛇而聞名`,而與湖南永州近在咫尺的連州,自然吃蛇也有獨到的方法。過去,在連州市星子地區農村自古有不在屋內煲蛇之俗。人們捕到蛇后,用瓷碗碎片宰蛇,然后把它拿到屋外空地上用砂煲煲;并用一兩塊瓷片與蛇同煲,瓷片變黑色,表明蛇湯有毒不能吃。原來,當地人自古傳說,蜈蚣一聞到蛇的氣味,就會爬上屋內高處撒尿下來并把鍋底的黑灰吹落在鍋里。人們在家中煲蛇,喝了這些蛇湯吃了蛇肉就會中毒死亡。
因此,人們便到屋外空坪上去煲蛇肉了,并相傳為習俗。不過,今天的連州吃蛇肉,已經沒有那么多的忌諱,五花八門的吃法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一款椒鹽燜蛇因肉質鮮肥,筋骨酥松容易入口和消化,遠近馳名。
食客們認為,吃蛇肉還需一口好牙。很多時候,因制作手法不到位,蛇肉韌性過大。
連州椒鹽燜蛇正是勝在蛇肉滑嫩,骨肉分離,很好入口。兩三個小時的慢工細活釀出細膩鮮美的湯汁。廚師說,好吃的秘訣在于炒鍋注油燒至八成熱,下入蛇段炸至金黃色,撈出后又淋入香油、椒鹽翻炒,再淋上料酒、胡椒、精鹽等慢火燜熱,熱量均勻傳遞各段蛇碌,兼具了焦脆、里嫩、彈爽,蛇肉自然質美肉香,入口難忘。
美味蛇碌不止椒鹽
如果說椒鹽蛇碌吃的是一口香鮮,那么瓦 焦蔥煀蛇碌品的就是一口清鮮。這一味是從紅燜蛇碌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紅燜用醬,霸道而濃郁,廚師發哥認為掩蓋了蛇的本來風味,用瓦煀,只是加了蔥油與香油,還原了蛇的清甜。蛇碌事先用壓力鍋壓到七成熟,再煀10分鐘。瓦里配搭兩種蔥,炸蔥香甜,焦蔥賣相比較好,是顏值的擔當。
南姜胡椒根清燉蛇碌則兩食,飲湯吃肉兩不誤。店家常常會配一個爐,滾著吃。蛇碌飛水后與雞一起燉,加紅棗、胡椒根、黨參、南姜等,燉上一個小時,蛇碌剛熟即可。這道菜反而用清甜的水律蛇來做,更加適宜。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入冬后吃蛇比平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