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間,年輕人在痛風患者中的比例顯著增加,歸根結底,原因在于飲食結構失衡。”今年4月20日是“全民關注痛風日”,4月19日下午2點,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風濕免疫科全體成員于北京市昌平區領秀慧谷進行義診活動,免費為居民檢測血尿酸,解答痛風知識。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李勝光在采訪中指出,尿酸是人體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嘌呤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癥,其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痛風。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發病基礎,人體長期處于高尿酸血癥狀態會產生尿酸鹽結晶,結晶在機體組織中沉積下來進而誘發痛風。此外,痛風常常還會合并腎損害、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諸多疾病。“治痛風,止痛只是治標,降尿酸才是治本。高尿酸是導致痛風的罪魁禍首,預防和治療高尿酸血癥,是治療痛風及其并發癥的關鍵所在。”
痛風一般都為短期發作,疼痛高峰出現在發病后24小時左右,高峰期兩、三天后,癥狀逐漸減輕,因此用藥也皆為短期,除非存在禁忌征,如年歲較大,有肝、腎損害,一般幾乎不存在藥物引起的副作用。痛風的表現主要是關節痛,主要為高尿酸血癥導致。典型痛風有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表現為尿酸高但是無痛風癥狀;急性間歇性痛風發作,關節受累,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痛,尤其是大腳趾關節最為常見,疼痛劇烈、如刀割樣、難以忍受,影響行走。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不足的問題已愈發少見,與之相對的,肉食在食物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高。然而,肉食,尤其是海鮮魚皮與動物內臟,都屬于高嘌呤食物,過量攝入會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發病幾率增加,繼而引發痛風。”李勝光表示,相比之下,蛋、奶內不含嘌呤,大量食用不會導致痛風。現今社會,引起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因素為高嘌呤飲食,剩余一小部分原因是基因引起的代謝紊亂導致的先天缺陷。因此,管好自己的嘴,對預防高尿酸血癥至關重要。海鮮魚皮、動物內臟、一部分菌類、干果都屬于高嘌呤食物,預防痛風的關鍵就在于減少這些類食物的攝入。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