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正在法國巴黎舉行。據《電訊報》報道,在大會報告上,來自伊斯法罕心血管研究所的Noushin Mohammadifard博士共布了他的一項研究成果:與兩周只吃一次堅果的相比,每周至少吃兩次堅果的人,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要低1/5。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重點調查了堅果消費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該研究隨機選擇了共5432名35歲以上無心血管疾病史的成年人。參與者或其家屬每兩年會接受一次詳細的飲食調查,包括堅果的食用情況等。
在接受調查的12年時間里,這些參與者中共發生751期心血管事件,包括179例死亡。經過統計分析,研究人員得到了上述結果。即使將鍛煉水平等其他因素考慮在內,這種聯系也是“強有力的”。
Noushin Mohammadifard博士表示,堅果是不飽和脂肪的良好來源,幾乎不含飽和脂肪。它們還含有有益心臟健康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植物甾醇和多酚。吃生堅果是最好的,因為不飽和脂肪會在不新鮮的堅果中被氧化,使它們有害。
堅果與心臟病之間的關系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門話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究人員在17年時間里,對6.1萬名45歲以上瑞典人的健康數據進行調查分析。在考慮了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飲食、生活方式、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相關因素后,他們發現吃堅果與減低房顫和心衰風險相關聯。
具體而言,每次吃一小把堅果,每月食用1—3次,房顫風險降低3%;每周食用1—2次,房顫風險降低12%;每周食用超過3次,該風險則會降低18%。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堅果也可能對心臟有好處。
鑒于堅果對健康的幫助,歐洲心臟病學會建議每天吃30克無鹽堅果。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簡稱《指南》)中,也明確給出了堅果的攝入量,即每周應攝入50克—70克的堅果,相當于每天攝入10克左右。
不過,由于堅果的體積小,味道好,人們很容易吃多,還有很多人對于每天吃多少堅果并沒有形象的概念。
實際上,吃堅果是有講究的。從堅果的營養價值說,堅果可以分為油脂類堅果和淀粉類堅果。前者包括核桃、花生、松子等,后者則包括蓮子、芡實、板栗等。
油脂類堅果營養素含量比較豐富,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鋅等。而淀粉類堅果由于富含的主要是淀粉。
很多研究顯示多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等)和維生素E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堅果類同時也是高能量(熱量)的食物,吃得過多有導致能量過剩、超重、肥胖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導致血脂的升高。
關于堅果的具體食用量,按照《指南》中給出的推薦量換算成食物,就相當于每天吃帶殼葵花籽20克至25克,約一把半;或者花生15克至20克;或者核桃2至3個;或者板栗4至5個。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