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自貿區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宏偉7日表示。
陜西地處中國內陸,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為此間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從裝備制造到航空航天、從電子信息到汽車制造,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呈現“齊頭并進”之勢。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陜西自貿區)是中國政府2016年8月31日批準設立的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也是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貿區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四年間,其逐漸探索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據統計,陜西自貿區2020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8家,實際利用外資37.8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的15.3%、44.8%。
王宏偉表示,全省首家外商獨資演出經紀公司,三星二期、博世力士樂線性導軌和柔性傳送系統、先正達種業中心、馬來西亞凱兒庫干細胞等外資項目相繼落戶陜西自貿區。同時,陜西自貿區探索形成“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郵稅移動支付”等改革成果,有力促進了對外貿易快速發展。
即將在5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中提出,自貿試驗區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施管理。自貿試驗區應當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支持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跨境電商服務企業以及跨境電商公共機構和組織等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在通關、稅收征管和支付結算等方面依法給予便利。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群剛表示,在推動產業聚集方面,加大中歐合作產業園建設力度,園區已聚集德國博世、寶馬等9個世界500強企業項目;加快建設絲路(西安)前海園、“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園,將吸引東南沿海產業在園區聚集;打造絲路會展產業孵化平臺,簽約入駐德國、土耳其、意大利等會展產業鏈企業80余家。
陜西官方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和引領示范作用,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對接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圍繞打造一流國際營商環境示范區、制度型開放示范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謀篇布局,以開放合作集聚資源,在區內培育一批全國和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引領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完)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