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以來,北京市塑料購物袋銷售量較《行動計劃》實施前平均下降35%,家樂福等眾多大型連鎖超市已全面更換可降解塑料袋。
這是記者25日從“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1年度工作要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圖為北京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工作。 陳杭 攝
六到七成市民自帶購物袋、參與環保活動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項艱巨繁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廣泛參與,久久為功。
據初步調查,《行動計劃》發布以來,全聚德、眉州東坡、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陸續淘汰過去常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更換為紙質或其他可降解材料的替代品。
調查結果也顯示,部分超市存在可降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混用的情況;部分餐飲企業,依舊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袋,堂食中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刀、叉、勺)。部分郊區民宿還存在主動提供“六小件”的情況。
居民意識提升方面,有60%-70%的市民主動自帶購物袋購物、積極參與廢棄塑料制品撿拾等環保公益活動。但在超市中過量扯用連卷袋現象仍時有發生,外賣平臺選擇“無需餐具”的消費者占比還不多。
將委托第三方機構每周開展隨機調查
《行動計劃》提出了2022、2023、2025年三個階段目標。
今年,北京市將聚焦第一階段目標,推動建立“周調查、月報告、季調度”工作機制。委托第三方機構,每周對全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落實率開展隨機調查并按月形成調查報告。
同時,北京將開展工作,選取部分連鎖超市門店以試點形式實施對塑料連卷袋明碼標價并在商品價外單獨收取塑料連卷袋價款。選取2到3家重點場所作為試點,開展塑料廢棄物單獨回收,培育專業從事塑料廢棄物回收的市場主體,探索打造商業模式回收試點。
已對3家經營主體展開立案調查
為促進塑料污染治理政策落實,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除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外,還制發《塑料污染治理執法工作指導》,明確執法職權、查處依據和工作標準,累計檢查經營主體1萬余戶次,促進經營主體自覺守法。
按照《行動計劃》要求,北京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針對行業主管部門移送、民眾舉報、媒體反映的有關經營主體涉嫌違法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線索,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開展調查處置。
據悉,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已對3家經營主體展開立案調查,對查證屬實的,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依法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按有關規定將處罰信息向社會公示。(完)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