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要高質量發展,首先要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山提出,各級黨委政府、廣大干部一定要發自內心關心呵護企業家,發自內心高效服務企業做大做強;要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響應企業家呼喚,轉變作風再出發。
響應中山號召,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下稱“中山供電局”)圍繞“暢享每一度”服務品牌,嚴格落實低壓用戶辦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高壓用戶用電報裝“省力、省時、省錢”各項落地服務舉措,電力營商環境改革走向縱深,推動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和營銷服務轉型升級。
通過發揮政企聯動優勢,中山供電局先后印發了4份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系列舉措方案,從辦電省時、辦電省心、辦電省錢、用電可靠、用電透明等方面增強客戶“獲得電力”體驗和感受,推出了電力專窗一網通辦、“不動產+用電”過戶同步辦、“水電氣”過戶聯辦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以優質服務賦能“暢享每一度”。
“三零”“三省”
通電效率再提速
中山市豐恒家具“三舊”改造項目是中山市重點項目之一,港口供電分局堅持辦電全過程緊密跟進,前期加強對客戶的用電規劃服務指導,為客戶提供省錢、省力、省心的“三零”“三省”服務。
豐恒家具廠從2020年6月初開始打樁基建,收到客戶用電需求后,港口分局客戶經理何艷珊主動聯系客戶并指導開展用電規劃,不到10天就答復了供電方案,客戶依據供電方案制定總體用電規劃,采用分期投運變壓器的模式,提高配變運行效率,避免變壓器選用過大,空載損耗過多的“大馬拉小車”現象,切身為客戶著想,減少客戶電費支出。
2021年1月,何艷珊再次聯系客戶,針對客戶負荷特點,指導客戶合理預留配電房及供電配設備管廊,并針對客戶負荷分類及用電特點,提出客戶供配設施設計及施工的注意事項,為客戶優化供配電設施配置提供了方便。為保障該項目用電順利接入,5月15日,何艷珊再次聯系客戶跟進項目進度,現場勘查電源接入點,選取距客戶紅線邊20米左右的港口站群樂線豐恒公用電纜分接箱直接接入,為客戶提供“貼身”服務。
前期對客戶的“貼身”用電規劃服務指導,為客戶節省了時間,降低了成本支出,竣工通電時間比客戶預期的提早了3個月。豐恒家具廠管理人員林先生對中山供電局的貼心服務點贊。
真情化雨
助力企業發展生產
近年來,位于中山市古鎮鎮的銅創銅業有限公司重點發展高強、高導、高精度新型銅基合金材料,生產依賴大機床、大設備等精密高端機械,功率大,且不能斷電,必須保持技術要求的溫度。去年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產量較往年明顯下降,今年以來產品生產量逐漸恢復且提升近50%,用電需求也同步大幅提升。
“如果負荷太低,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甚至有產品報廢的可能。客戶對負荷高峰期用電充滿擔憂。”了解到用戶難處,中山供電局古鎮分局副總經理羅沈和客戶服務中心經理伍繼勇冒著高溫,到該公司走訪了一遍,及時提供了讓客戶滿意的用電計劃優化方案,同時分局相關人員負責在線監控負荷曲線,有效保障了該企業生產設備穩定運行。
該局對于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的企業,通過現場評估核實,調整其保安保溫負荷;對于多廠區、生產配套上下游、臨時緊急生產任務等特殊用電需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其用電安排,最大程度保障正常生產。
“負荷高峰期必須實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以防止設備過載。”為確保夏季電網平穩運行,中山供電局加強負荷走勢預測分析,提高負荷預測準確率,政企聯動,引導各生產企業適當調整生產安排,有效保障了企業用電無憂的同時,也緩解了中山的用電負荷壓力。
目前,中山供電局已實現智能監視與預警、程序化操作、二次遠方操作、二次設備遠方運維,程序化智能全面直控、二次設備全面實現智能運維、智能巡視+智能定檢+不停電傳動代替保護裝置定檢等。
據統計,中山10千伏線路環網率達96.78%,饋線自動化有效覆蓋率為87.67%,實現了配電網開關停送電遙控操作常態化。同時,該局鼓勵并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使用綠色清潔方式發電,滿足企業部分用電需求。截至今年7月,新增66戶企業用戶光伏項目并網發電,裝機容量達2.02萬千瓦,有效緩解了部分負荷壓力。
陽光業擴
專家把脈用電“最后一公里”
今年8月18日,中山市火炬開發區賀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建的住宅小區配電房來了一位“神秘”到訪者。當這位神秘訪者亮出身份時,現場所有的施工人員渾然感受到一股壓力。他就是這次選中的“林專家”。經過“林專家”的一雙慧眼,檢驗發現用戶配電房單排布置的高壓開關柜前操作通道距離不滿足最小凈距離1.5米的規范要求。施工單位對操作維護通道重新整改后,再次到訪的“林專家”對前次發現的問題閉環跟蹤,確認工程項目通過驗收。
借鑒于評標專家的抽取方式,今年1月起,中山供電局推行10千伏及以上客戶受電工程專家聯合竣工檢驗新模式,協同電力行業協會,抽取檢驗專家,實施專家聯合竣工檢驗。以明察暗訪的方式,防范工程質量不佳、設計不規范等問題,重塑電氣安裝市場的規范。
對客戶受電工程專家聯合竣工檢驗,受益的不只是小區居民用戶,專變客戶也受益匪淺。7月21日,聯合檢驗專家組的“鄺專家”對中山市迪茵公學受電工程項目進行檢查,發現新增6號配電房的變壓器設備為淘汰產品,不符合南網業擴技術要求。客戶整改為規范的變壓器后,在用戶負荷輕載、空載期間,可降低變壓器損耗約20%,全年預計為客戶節省電費1萬余元。
據統計,截至 9月30日,經由專家聯合竣工檢驗,發現受電工程的各類安全和質量問題共675個。正如供電服務中心業擴專責陳宇航所說的:“通電驗收是客戶受電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專家就像是醫生,在通電驗收前為客戶的受電工程把脈問診,是對用戶的安全、優質用電負責,讓客戶使用每一度電安心、放心。”
■案例
深入走訪企業,制定個性化方案保障
生產用電
“供電穩定,
設備運轉妥妥的!”
“今年夏天供電穩定,新型選蛋、打蛋設備運轉妥妥的,7月咸蛋訂單同比增長了5%,我們享受到了最優質的電力服務。”泰和公司總經理王獻章對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大加點贊。
中山市黃圃鎮泰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79年歷史的老字號,近期步入生產旺季,各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用電量持續高企,用電負荷蹭蹭地往上漲。
迎峰度夏期間,中山電力供應偏緊,中山供電局并沒有“看菜吃飯”,而是迎難而上、將心比心,創新用電管理模式,持續提升電力供應服務質量,盡最大努力化解企業生產面臨的困難,打造“暢享每一度”服務品牌,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食品行業更加注重新技術的研究,加強對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引進和吸收,對于用電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據了解,泰和公司流水生產線每天生產1萬多只咸鴨蛋,傳統手工已逐漸被打蛋機、選蛋機等重型機械取代,腌蛋也由純天然腌制演變為電腌蛋,通過機器控制溫濕度,以達到更好的腌制效果。同時,該公司研制出20套太陽能自動烘房設備,模擬現實風干環境,減少能耗和污染,生產線每天熱火朝天。
為此,中山供電局黃圃分局經常上門走訪,通過線路設備測溫手段,為加工設備等用電設備進行“體檢”,提早發現設備缺陷,并有針對性調整改善該公司的生產作業時間,既不影響產量,也不影響供電。
據介紹,自入夏以來,中山供電局深入走訪企業用戶,了解企業生產的需求和困難,并針對企業生產情況和用電需求,按照“一戶一冊”精心謀劃、精準施策、科學應對,制定差異化、精細化、個性化的用電方案。“感謝中山供電局,在用電需求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根據我們的生產情況進行用電分析,為節約用電、合理用電支招。”王獻章說。
近年來,中山供電局解放思想,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務實苦干,真心實意高效服務企業,全力支持各類企業把握中山發展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安心扎根中山做大做強。
“服務不能光靠一張笑臉和幾張宣傳單,還要有更多‘真材實料’,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中山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冷松一語道出服務核心。
今年以來,中山供電局全面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深化落實“三零”“三省”各項服務舉措,加強業擴用時管理,建立逐單管控機制,全面監控全流程各環節辦理時限,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用電用能解決方案。截至10月,中山市低壓非居民、高壓單電源客戶全流程平均接電時間分別為2.7天、20天。同時,該局大力推進電能替代“一站式”服務,5個揭榜掛帥項目,可量化電能替代項目投產445個,替代電量688.1億千瓦時,盡全力保障電力供應。
[責任編輯: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設置697處西瓜銷售點 瓜農可免費進入銷售點位
安徽開展夏季酒駕醉駕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嚴防酒駕醉駕肇事肇禍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領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嚴打食品違法行為
安徽出臺2022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計劃 共計劃省級一類賽27項
安徽發出倡議書倡導共同做好節約用電工作 商業場所合理用電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措施 加強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用工 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入選項目 推動提高藝術創作組
淮北相山區持續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群發展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