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花聚頂是內丹學術語,在古代,“花”與“華”通,“華”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華”,表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所謂“聚頂”就是精氣神混一而聚于玄關一竅。
3、所謂“天宮”指腦部,“內院”就是以印堂穴與百會學垂直線為中心點的腦部內空間。
4、“三花聚頂”是一種內丹功的上乘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必須經過循序漸進的煉養過程。
5、古代道教內丹家由于害怕泄漏天機,又擔心大道失傳,便以含蓄的符號象征方式來表達。
6、于是,有關“三花”的名稱便有許多轉換的形式。
7、從本質上看,“三花”的內在意義乃是“三陽”。
8、所謂“三陽”也就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
9、“三陽”之說來自五行與天干的轉換。
10、在中國古代,以“水”代表北方,于天干為壬癸,在人體則與腎臟相對應;以“火”代表南方,于天干為丙丁,在人體則與心臟相對應;以金代表西方,于天干為庚辛,在人體則與肺臟相對應。
11、腎主精,心主神、肺主氣。
12、擴展資料:“三花”與“五氣”,都是比喻的代名詞。
13、三花即是“精”“氣”“神”。
14、“五氣”,便是心、肝、脾、肺、腎或另用五行的代號,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于印度的瑜伽術中,卻以上行氣、下行氣、中行氣、左行氣、右行氣等叫做五氣。
15、名詞不同,實際上都是共通的。
16、聚頂的頂,當然是指頭頂的“宮會穴”,也就是道家所謂的“泥洹宮”,密宗所謂的“頂輪”和“梵穴輪”的連帶關系。
17、不過朝元的“元”,卻有不同的說法:有些根據醫學經脈穴道的觀念,便說這個“元”是指“關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下丹田”,有些人卻認為這個“元”是指“會陰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術所謂的“海底”。
18、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花聚頂。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