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鄉,創業去!農業農村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和全國婦聯近日共同召開的全國推動返鄉入鄉人員創業就業工作視頻會透露,去年以來各地綜合施策,統籌返鄉入鄉人員創業和就業共同發展,返鄉創業熱度持續提高。
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擴大。2020年,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1010萬人,比2019年增加160萬人,同比增長19%,是近年來增加最多、增長最快的一年,形成了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婦女四支創業隊伍;1900多萬返鄉留鄉人員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凸顯了鄉村就業“蓄水池”作用。
返鄉入鄉創業就業門路拓寬。各地以落實政策穩崗、多業發展拓崗、優化服務送崗、提升技能轉崗為重點,積極擴大種養業創業就業容量,拓展鄉村功能價值、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返鄉入鄉人員中,約20%回歸種養業,主要從事規模種養、特色種養、育苗育種或領辦合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約55%創辦起家庭工場、鄉村車間和小微企業等主體,發展餐飲民宿、農產品初加工、特色工藝等。此外,還有25%左右為臨時兼業人員,主要從事小買賣、打小短工等。
返鄉入鄉創業就業層次提高。據統計,返鄉入鄉創業項目中,55%運用信息技術,開辦網店、云視頻、直播直銷、無接觸配送等,打造了“網紅產品”;85%以上屬于一二三產業融合類型,廣泛涵蓋產加銷服、農文旅教等領域。
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聯農帶農效果明顯。“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2020年,平均每個返鄉創業創新項目可吸納6.3人穩定就業、17.3人靈活就業,并通過采用契約式、分紅式、股份式聯結方式,把產業增值收益留給農民。
有關負責人指出,做好農村就業工作,必須充分發揮鄉村就業蓄水池的重要作用,讓億萬農民有活干、有錢賺、有奔頭。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下一步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做大做強,并培育一批扎根鄉村、創辦鄉產、帶動鄉親的創業就業主體,創建一批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和基地,為返鄉入鄉人員提供更多創業機會,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此外,相關政策更多向返鄉入鄉創業人才和鄉土人才傾斜,比如對首次創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給予創業補貼等。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