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正加快推進“兩區”建設,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新發展格局。
2020年9月,總書記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重要致辭強調,為更好發揮北京在中國服務業開放中的引領作用,將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北京市委、市政府以首善標準積極推進“兩區”建設,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首都樣板”,不斷積累擴大開放的新優勢。“兩區”建設半年來,北京新增1100多個入庫項目。
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務院出臺的支持北京“兩區”建設的兩個文件涉及251項政策措施,已經落地140余項。這些政策中有12項是全國首創或首批實施,包括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試點、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試點、私募股權投資份額轉讓試點、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等。
服務業占北京市GDP的比重超過8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5年前,國家將北京列為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唯一城市。5年來,北京推出了400多項舉措,其中25項經驗案例向全國推廣。在試點的基礎上,此次進一步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就是要進一步發揮北京在服務業開放方面的引領作用。同時,北京自貿試驗區特點也非常鮮明:突出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服務業競爭優勢明顯。
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是按照行業推進開放的,可以理解成縱向的;自貿試驗區建設是按照區域打造開放集成的高地,是按照橫向推進的。推進“兩區”建設可以橫縱結合、條塊結合。
據介紹,北京“兩區”建設主要從3個維度推進——產業、園區、要素保障。產業發展聚焦9個重點領域,包括商務、科技、金融、文化、旅游、健康醫療、數字經濟、航空服務、專業服務;園區維度是指北京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都有“兩區”建設任務,都是相關政策落地的承載區。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還包括科技創新、國際商務、高端產業及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區域);要素保障維度,重點圍繞知識產權、資金、數據、人才、土地等生產要素,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在朝陽區,國際人才集聚程度高,為了解政策需求,該區調研走訪了3000余家外資外貿、跨國公司總部和金融企業。北京CBD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為國際人才打造“一站式”服務,整合了19家職能部門的120項服務項目。自北京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朝陽區新增內資企業14790戶,同比增長22.39%;新設外資企業245家,同比增長11.36%。
政策創新對“兩區”建設的推進作用不斷顯現。位于順義區的科園信海對外事務部總經理胡曉霞表示,作為跨境電商企業,業務快速發展就得益于“兩區”政策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推動力。
機制創新不拘一格。以金融業為例,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穎介紹,北京市設置外資金融機構“服務管家”工作機制,在政策咨詢、行政審批、配套服務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對一”服務,吸引多個“首家”優質金融資源落地:全國首家另類投資保險資管公司——國壽投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國唯一一家承載跨境金融信息傳輸職能的重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網關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業態創新亮點頻現。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第一階段已基本完成,到2022年將完成“智慧的路、聰明的車、實時的云、可靠的網和精確的圖”五大體系建設,實現一系列應用場景商業化落地和一批中間產品推廣應用。此外,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長安鏈”正式發布、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掛牌等,也是北京加快推進“兩區”建設的標志性事件。
改革效果不斷顯現。金融領域“兩區”建設工作任務102條,已落地45項,數字人民幣、股權投資、跨境金融服務等領域開放全國領先;北京交通大學和豐臺區政府在中關村豐臺園共建“軌道交通創新基地”,園區150余家全國領先的重點軌道交通企業,將對標行業“卡脖子”技術取得高能級突破。今年前2個月,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領域引資占比超八成。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25億美元,同比增長23.9%。其中,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領域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占全市的83.9%。
各類創新活動的推進,提升了北京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也為全國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提供了示范引領。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