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貿易發展迅速,而疫情下不斷上漲的海外人工成本和招工難、管理難等問題也日益成為業界痛點。
多位跨境電商相關領域從業者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采取更多智能物流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或可成為加快跨境電商發展的有效助力。
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到1862.1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達49.5%。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高達31.1%。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逆勢上漲的同時,疫情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也不容忽視。萬邑通(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思杰對記者表示,疫情對海外倉運營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例如海外履約中心的人力短缺問題導致整個物流供應鏈條緊張、混亂,但同時也為智能倉儲的加速應用提供了為機遇。
他說,在海外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當下,尋求服務穩定性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動化來取代人力,用智能海外倉來代替傳統海外倉庫。“傳統海外倉同智能海外倉相比,就如同毛坯房和智能家居的住所,‘生活質量’肯定是不一樣的。”
“智能物流機器人是實現物流自動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重要手段和基礎。”智能機器人公司極智嘉(Gee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鄭勇對記者說,由于跨境電商對物流時效性和成本效率的高要求,加之該行業的業務波動性和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對倉儲物流運作帶來多方面挑戰。
他認為,海外人工成本高昂和招工難、管理難等問題已成為行業普遍痛點,通過物流機器人的系統解決方案幫助跨境電商實現物流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提升,能夠大大提升倉儲運作的效率和準確率、降低現場操作勞動強度、降低跨境電商的物流人工成本,從而加快跨境電商的發展。
鄭勇表示,物流機器人行業存在一定的“馬太效應”,隨著頭部企業品牌和技術的領先度持續提升、客戶對合作方長期能力重視度的提高以及資本熱度的逐步降低,物流機器人行業的集中度會提升,行業洗牌會加快,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談及智能物流機器人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未來發展,鄭勇透露,未來,極智嘉一方面會通過技術升級進一步提高電商倉儲的智能化程度,加快效率改進和靈活適配業務變化;另一方面也會通過極智嘉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軟件能力幫助跨境電商更好的預測訂單,優化庫存、減少缺貨,實現供應鏈的智慧化。(完)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