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特色啦!”在南社明清古村落,市民葉小姐帶著一家三口體驗了一次難得的“非遺之旅”,讓孩子認識到更多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天,東莞市第三屆非遺親子嘉年華南社傳統文化月活動火熱開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賞體驗。
賞非遺、逛古村、聽粵曲……近年 品牌文化活動多姿多彩
看非遺巡游、逛非遺墟市、聽非遺大講堂……今年“五一”假期,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十分熱鬧。新晉為國家級非遺的“茶園游會”線上啟動,豐富多彩的東莞市第三屆非遺親子嘉年華南社傳統文化月活動也同步在南社古村啟動,線上線下聯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來逛古村、賞非遺。
清溪麒麟舞、大朗木偶戲、粵劇、詠春拳等市內特色非遺隊伍以及龍獅表演隊、神話故事表演隊、旗袍隊、親子漢服隊等茶山本土的傳統文化表演隊伍,一同環古村巡游,吸引大批游客沿途觀賞。還有來自省內21個城市、24項非遺項目組成的非遺墟市進駐南社古村,如廣州欖雕、深圳棉塑以及澳門廣彩等。
除了一年一度的茶園游會,茶山鎮日常文化活動也多姿多彩。
每年除夕,在東莞的大街小巷,你會看見這樣一個有趣的習俗:孩子們穿著新衣服,手里拿著煮熟的雞蛋,雞蛋上面插著幾根香,相約一起,走街串巷,唱著賣懶歌,要在新一年來臨前夕,把舊一年的懶惰賣掉,來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賣懶”習俗是舊時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莞“賣懶”始于明代,是獨特的漢族歲時風俗。其中,在茶山鎮鄉村振興工作中,寒溪水村于2018年復辦“賣懶”文化節,將此項特色文化活動深度挖掘,打造成茶山鄉村振興特色文化品牌,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教家風。今年,結合疫情防控要求,茶山把“賣懶”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除了茶園游會、“賣懶”活動,茶山還有“茶花杯”“鄉村春晚”,以及忠孝文化節、開燈文化節、松糕文化節、和諧鄰里節等一批鄉村品牌活動。去年,茶山鎮主動與國家、省、市有關部門開展合作共建,累計舉辦了120多項、3300多場精彩紛呈的品牌文化活動。
近年來,茶山持續把“茶花杯”全國美麗鄉村主題歌曲征集推廣活動、“茶園游會”“鄉村春晚”打造為全國、全省、全市的精品群眾文化品牌;首屆“茶花杯”獲獎歌曲推廣年活動暨第二屆“茶花杯”全國美麗鄉村主題歌曲征集推廣活動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百姓大舞臺”網絡群眾文化品牌。同時,茶山原創文藝精品不斷涌現,累計斬獲國家、省、市各級獎項逾120項。
目前,茶山累計培育出文體協會13個、群眾特色文藝隊伍50多支,培育了寒溪水紅色粵劇音樂創作、劉黃龍獅文化、粟邊書法藝術等多個文化特色藝術之鄉,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活動格局。
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力量
噴水池、亭臺長廊、健身小徑……走在茶山鎮寒溪水村文化公園內,眼前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
2017年,寒溪水村整合古村資源,建設文化公園,新建了喜宴樓、噴水池、康樂健身設施、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增添了愛國主義宣傳標識,完善周邊綠化工程,優化村內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提升村居環境。
讓鄉村面貌發生蝶變的同時,茶山寒溪水村積極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力量。2019年,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和茶山鎮黨委以黨建為抓手,共同發掘茶山鎮寒溪水村的紅色革命歷史。隨后,市、鎮、村投入290萬元,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村內羅氏宗祠和前塘街31號、嶺仔巷107號民居進行修繕。
寒溪水村收集整理了相關史料,活化利用革命文物,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打造紅色黨建基地,傳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建立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促黨建”的新樣本,吸引了全市各級黨組織、學生團體和群眾前往參觀。
南社村則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探索“非遺+文旅”,圍繞“一古建一特色”“一祠堂一文化”“一路線一體驗”,成功在南社古村落上線東莞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景區、傳統美食活態體驗區,打造了為食巷、傳統美食主題展覽、非遺大講堂等常態化體驗項目。同時,開展“南社村忠孝文化節”“南社齋醮”、祭祖儀式、開燈等傳統民俗活動,擦亮“孝德文化”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來,中央電視臺10次聚焦南社明清古村落,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主持人王魯湘專門來南社進行專題報道,茶山在全國的知名度和旅游品牌形象都得到極大提升,旅游事業迅猛發展。
南社村、寒溪水村是茶山鎮積極打造鄉村文化品牌,助力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近年來,茶山鎮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一村一品牌”等實施,推動各村打造鄉村文化品牌活動,提升寒溪水紅色文化、南社忠孝文化、劉黃龍獅文化等特色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全力創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今年,茶山南社“古村游+非遺”受到了不少游客的青睞。據統計,5月1日—5日,南社古村游客量將近3萬人次。
“游客在這里可以聽粵曲、賞非遺、品美食,很多游客都覺得很有特色,還會選擇在這里住一晚。這個假期,我們民宿的入住率達到80%。”南社創意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優說。
今年,茶山緊緊抓住茶園游會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南社古村落被寫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等重大機遇,在“五一”小長假打造線上茶園游會暨東莞市第三屆非遺親子嘉年華南社傳統文化月活動,扎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近年來,茶山緊緊圍繞“文化立鎮”的工作思路,立足灣區定位,出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助推“灣區宜居小鎮、品質活力茶山”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確“三步走”安排,三年投入不少于3億元,統籌實施六大工程、21項重點任務,取得累累碩果。
“以前,只提供看書、電子閱覽室等服務,現在我們會在村里組織一些文藝活動,組織一些畫畫、手工培訓班等。”京山村文化管理員葉嘉敏如是說。近年來,公共文化設施越來越完善、基層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
“十四五”期間,茶山將繼續堅持文化立鎮的工作思路,堅定不移打造文旅強鎮,力爭到2025年,推動文化旅游、非遺保護、創意產業等領域協調發展,成功創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進一步擴大嶺南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影響力,全面建成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高地。
接下來,茶山將構筑全覆蓋、高品質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科技+普惠”,健全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推動“云上系列”形成品牌,擴大影響。同時,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鎮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總和達43萬平方米,切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我們將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打響茶山文化名片。”茶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茶山將發揮省群眾文藝音樂創排基地和東莞鄉謠音樂創作研究基地的優勢,實施系列文化精品工程,并向“五個一”工程獎、群星獎、文華獎等獎項沖刺。尤其是把國家級非遺項目茶園游會打造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展示交流平臺,同時擦亮“茶花杯”“鄉村春晚”“張穆杯”“全民展薈”等特色文化名片。
茶山還將深化大灣區嶺南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打造大灣區美麗鄉村與特色文旅小鎮、南社港澳青少年游學基地,深化南社優秀傳統文化活態體驗區建設,并著力推動“文旅+產業”的真融合、深融合。來,茶山在力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文化強鎮建設,緊緊圍繞“文化立鎮”的工作思路,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活動多姿多彩,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接下來,茶山鎮將堅定不移打造文旅強鎮,力爭到2025年,實現文化旅游、非遺保護、創意產業等領域協調發展,成功創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進一步擴大嶺南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影響力,全面建成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高地。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瀏陽市推出退役軍人金融服務驛站 開設業務綠色通道
湖南岳陽市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系列公益主題活動 發布10條紅色文旅
湖南懷化今年新登記4萬余戶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婁底市婁星區保障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有序 實現農村公路整體升級
去年以來安徽累計打掉涉黑組織21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發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業發展政策 符合條件可延續免收房屋
安徽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確保政策紅利落地
安徽出臺七項醫保措施解決群眾醫療后顧之憂 推進“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 突出干部專業化能力培訓
安徽宿松縣政務服務聚力“一改兩為”排憂解難 從時間空間上延伸
廣東三地合作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 延伸公益訴訟觸
廣東中山主動打造出租車行業“優選”誠信體系 推進新舊業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