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多樣,如何將之轉化為發展優勢?日前印發的《遼寧省“十四五”生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以綠色低碳為重點,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重塑遼寧競爭新優勢,到2025年,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現代化生態經濟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科技創新、數智引領的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此外,還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5800億元、海洋經濟總產值大于4500億元、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50%等目標。
在統籌推進產業生態化方面,《規劃》提出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能耗雙控重大需求,在節能優先、高效利用資源、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聚焦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加快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聚焦高級化、精細化、規模化,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原材料工業綠色高效發展。聚焦綠色化、高值化、多元化,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形成。聚焦生態化、循環化、減量化,加速推進生態農業發展。聚焦低碳化、清潔化、高效化,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和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在穩步推進生態產業化方面,《規劃》提出依托優勢資源要素,構建符合實際的生態產業化發展機制。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生態林業,保障遼寧省森林生態安全。以內陸和沿海濕地資源為依托,以創建遼河國家公園為契機,全面整合全省濕地資源,綠色升級傳統濕地產品。以遼西丘陵水土保持與防風固沙生態屏障建設為契機,推進草沙生態產業化,完善草牧產業和畜禽養殖業發展,推動硅砂和風光電產業與生態修復協同發展。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原則下,逐步實現海洋資源生態產業化。
在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規劃》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態要素,開展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積極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筑牢遼寧生態屏障。統籌礦山生態修復與礦區自然資源利用,系統推進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促進礦地融合與礦山綠色可持續發展。構建以遼河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優化生態安全格局。
[責任編輯:linlin]
遼寧發布出臺“十四五”生態經濟發展規劃 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湖北襄陽舉行招商引資“開門紅”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合同投資額74
湖北老河口集中開工竣工簽約60個項目 重大項目建設火力全開
湖北襄陽開展“零點行動”突擊檢查專項執法 筑牢生態環境質量底
湖北發布“十四五”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加強學生體育技能培訓
襄陽樊城區1228件非法煙花爆竹集中銷毀
安徽蚌埠持續推進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 不斷擴大優質教育
安徽明光市發揮職能確保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 為企業發展增添動
安徽黃山出臺加大穩企增效力度“政策十條” 聚焦企業難點痛點問
山東明確將93個特色小鎮納入清單統一管理 有力促進規范健康發展
山東濟南實施12項改革創新行動增強發展創新力 持續強化科技攻關
山東東營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速工程項目建設 強化部門審管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