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就業 求職之路“不好走”
“離開部隊后,就業路比較曲折。”6月9日,合肥市廬江縣退役軍人梅長生說起就業經歷略帶苦笑地說。今年34歲的梅長生,2006年高中畢業參軍入伍,2011年離開部隊自主就業。
劉博 攝
10多年來,梅長生先后進過電子廠、服裝廠,當過建筑木工。“剛退役那會兒,自己曾去過招聘會,發現市場‘不一樣’了。”梅長生說,在軍營學習到的內容和市場上的崗位需求差別大,找工作時,覺得自己就像一張“白紙”,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據相關部門統計,每年我省新退役人員2萬名左右,選擇自主擇業、自主就業人員占比近九成。不少退役軍人面臨著學歷不高、技能不匹配以及一時難適應環境的問題,這使得他們在投入到就業市場浪潮中難免遇到坎坷。加之這兩年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嚴峻。
為幫助退役軍人更好實現就業,我省各地積極開展專場招聘會、線上招聘會等,為退役軍人搭建就業平臺。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退役軍人對于就業招聘會雖然稱贊,但在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時較為猶豫。
“中意的崗位,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能勝任的工作,又難有中意的,真的很難選。”有過12年兵齡的界首市退役軍人王雨說,目前就業困難度較高的多是兵齡在5年至8年的退役軍人。
據一位長期從事退役軍人就業工作的專業人士分析,退役軍人自主就業之路不順暢,一方面由于市場上崗位供給與退役軍人自身技能素養不對稱,另一方面退役軍人自身在就業收入、工作類型等也存在期望值過高的問題,“很多退役軍人回到地方相對比較迷茫,還需要想法設法幫助他們適應就業大市場”。
采訪中,不少退役軍人反映,近兩年招聘市場上不僅崗位減少,就業門檻也在不斷提高,就業之路更難走。
“由于退役軍人地區、年齡層次等差異,培訓管理和課程設置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提升技能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早在2018年,退役軍人事務部就出臺《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每名退役軍人在退役后可選擇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并享受培訓期間生活補助。教育培訓期限一般為2年,最短不少于3個月。
說起享受的技能培訓政策,今年24歲的桐城市龍騰街道退役軍人徐凌連聲夸贊。2019年從部隊退役的他,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到一所合作駕校參加了汽車駕駛培訓。經培訓考試合格后,他被推薦到一家企業當貨車司機。“一個月工資7000元,順利實現了穩定就業,培訓效果立竿見影。”徐凌說。
開展技能培訓,提升退役軍人就業本領。“結合政策,我們與相關培訓院校進行合作,針對退役軍人開展汽車駕駛、計算機應用、汽車維修、電子商務等技能培訓,幫助退役軍人實現穩定就業。”桐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胡文清介紹,從2019年至2021年,全市共培訓退役士兵453人,多數實現了順利上崗、穩定就業。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行“訂單式”“定向式”和現代學徒制培訓,實現技能培訓與上崗無縫銜接。“通過政策支持,退役軍人通過接受多元化技能培訓,能夠實現‘培訓期間有工資,畢業以后有崗位’。”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就業創業處副處長鐘俊武介紹,目前,全省已打造上百家退役軍人技能實訓基地,依托職業院校和規模以上企業,累計開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訓4.43萬人次。
不過,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一些困難或問題還需要解決。記者采訪中發現,一方面不少退役軍人反映培訓專業較少,需求難滿足;一方面培訓院校也反映退役軍人學員到崗率不高、專業設置與學員需求較難匹配等困難。因此,不僅要有針對性設置培訓課程和內容,還要根據他們就業創業后的職業特征和自身需求,不斷地鞏固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做到扶上馬送一程。
“由于退役軍人地區、年齡層次等存在差異,培訓管理和課程設置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安徽新華教育集團退役軍人專項工作組主任徐燕坦言。作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安徽新華教育集團旗下3家培訓院校針對退役軍人開設了電子商務、中式烹飪、汽車修理、無人機應用技術等4個專業,但遠不能滿足退役軍人多樣化的需求。
“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將在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創業指導等方面與多部門通力合作,全方位助推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多點發力 就業創業有保障
前不久,我省實施“就業促進行動”,重點做好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就業起航”行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和專場招聘會,精準提供創業指導、就業援助、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
對退役軍人來說,找一份工作并不難,難的是找到一份適合自己、有發展前景的工作。今年3月,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教育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全省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用2年時間,一方面持續深入開展學歷培訓、技能培訓等,每年組織技能培訓不低于1.2萬人,鼓勵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另一方面以創業帶就業,開展退役軍人創業特訓營、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創業扶持補貼等政策,支持1000名左右退役軍人創業。
合肥市作為省內吸納退役軍人就業的大市場,持續多點發力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保駕護航”。合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孫國平介紹,近年來合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有關部門做好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創業培育等工作,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保駕護航”。為促進退役軍人、軍屬就業和疫情特殊時期招聘工作的順利推進,合肥市還采取線上持續招聘和直播帶崗形式,持續推送就業崗位,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技能培訓作為退役軍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還需要相關部門與院校更深入地合作。“如今,退役軍人的學歷層次逐漸提高,駕駛、汽修等傳統培訓要發展,一些新興領域也要適當向退役軍人開放,滿足他們的多元化需求。”徐燕建議,相關部門還要把好培訓“信息關”,進一步做好退役軍人培訓意愿和信息收集、分類和篩選等工作,培訓單位則可根據可靠信息進行分年齡分層次系統培訓,完善培訓方案和管理制度,提升退役軍人技能培訓質量,更好促進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是全社會的責任。“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將在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創業指導等方面與多部門通力合作,全方位助推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退役軍人 技能培訓 就業創業 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安徽持續多點發力幫助退役軍人走好就業路 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安徽發布通知抓好穩經濟措施落地金融有關工作 推動政策直達市場
河北發布通知加強汛期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 強化災害超前防范
河北建成投運首個兆瓦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工程 推動打造智能電網
河北承德出臺19條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積極拓寬就業渠道
河北滄州舉辦擴內需促消費專項銀企對接會 幫助解決融資需求79.3
2022年河北省民營企業招聘月舉辦招聘活動599場 企業吸納人才4.29萬人
遼寧本溪出臺40條為企業紓困解難政策措施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遼寧省共創建完成節約型機關4867家 人均綜合能耗下降0.45%
遼寧省財政廳今年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超36億 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應
5月份遼寧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 IPI同比上漲13.8%
遼寧出臺方案開展涉企法治體檢專項行動 上門對企業進行法治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