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江黎
【資料圖】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連日來,我市新增本土病例數持續走高,社區作為防疫抗疫的關鍵點位,在疫情防控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階段如何做好社區防控?
現階段,如何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切實落地、做細做實,是筑牢基層疫情防控堅強堡壘的關鍵。
疾控專家表示,在二十條優化措施背景下,一個社區首先要落實好政府、社會、單位和個人這“四方責任”,充分發揮居委會、村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志愿者組織等作用,組織機關干部切實下沉社區,實行分片包干,發揮好社區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作用,才能進一步夯實社區防控的組織體系和防控網絡。
其次,要因地制宜進一步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如做好預案,有應對不同流行態勢下、不同防控狀態下的應急預案,并且加強培訓和演練;壓實社區內企事業單位的責任,提前布局防控措施,特別是在出現聚集性疫情和局部暴發的時候,企事業單位的早期防控布局就顯得非常重要;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單位給予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對老年人、對人群密集的場所和機構。
在積極推行各項新措施、新要求的同時,可以采取更多務實、貼心、暖心的舉措,做好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同時加強后備力量的儲備,解決好一線人員的后顧之憂,做好他們的堅強后盾。
分區分類做好社區消殺
疫情期間,必要的消殺防護是預防和阻斷疫情傳播的有效途徑。但要注意做好區域分類,科學有效消毒,避免資源浪費和對他人帶來潛在危害。
1.室內空氣:空氣消毒不可取,建議進行開窗通風。
2.小區出入:拉消毒帶對居民噴灑消毒劑不可取,建議在小區門崗設置體溫檢測,做好出入人員登記。
3.小區環境:對小區水體投放消毒劑不可取,提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垃圾分類清運。
4.外環境消毒:對小區墻壁、地面、車輪噴灑消毒劑不可取,建議對小區高頻接觸的環境物表,如單元門把手、電梯按鍵,適當增加消毒頻次。建議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5.空調新風系統:在水箱內添加消毒劑不可取,應在使用前徹底清理,并以最大新風量運行。當出現確診病例時,應停用并進行終末消毒。
6.公共場所消毒:在大堂、活動中心等有居民出入的情況下,向人群噴灑消毒劑不可取。建議在每日使用前后,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地板、座椅、運動器械、扶手等。
7.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排班:負責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混合排班、隨意串崗不可取。疫情期間,建議有關場所服務人員專人專崗。
8.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口罩佩戴:一只口罩長期反復使用不可取。需要注意的是,保暖用棉紗布口罩不具有防護效果,現階段不建議佩戴。應配發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最長使用時間為4小時。
9.培訓考核上崗:公共場所工作人員不經培訓直接上崗不可取。疫情期間,相關工作人員應按照防疫法及具體防控指南要求,接受培訓并考核通過后上崗。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如何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