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出席,介紹2022年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全省經濟承壓前行
(資料圖)
呈現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
胡清升介紹,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疫情多輪沖擊,我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精準施策、靠前發力,全省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
2022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772.6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
具體看,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再獲豐收。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單產創歷史新高,畝產287公斤,增長1.7%。工業運行穩中加固,裝備制造業快速增長。建筑業規模持續壯大,簽訂合同額增長較快,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服務業穩步恢復,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工業投資增勢向好。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基本生活和升級類商品需求回升。出口貿易快速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存貸總量持續增加。財政收支穩定增長,民生保障持續增強。
總體來看,2022年全省各項工作難中求成,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動能集聚成勢。同時,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省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面臨的挑戰不容低估。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專家:繼續發揮裝備制造業優勢
在未來競爭中獲得主動權
對此,西安交通大學郝淵曉教授表示,我省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2萬億元,邁進GDP3萬億元俱樂部,實現陜西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的重大跨越。其中,實體經濟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發揮了重要支撐功能,全年增長12.7%,不僅保持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更成為引領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因此,要在未來的實體經濟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形成經濟發展的長期優勢,就得發揮秦創原科技創新總平臺的集聚及擴散效應,鞏固我省裝備制造業的優勢,實現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
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扈文秀表示,總的來說,陜西整個經濟發展狀況表現較好,部分領域比平均水平要高。從各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長平穩;第二產業增長較快,達6.2%,工業和建筑業發展較好,而工業主要得益于裝備制造業增長,此外,新能源行業因得到重點支持,發展較好;第三產業增長2.6%,主要是服務業包括旅游、酒店、交通、運輸、航空、物流等受疫情等影響。從目前態勢看,隨著各方面逐漸恢復正常,措施得當,第三產業有望盡快恢復。 記者 黃濤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