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緊抓“北跨”發展
【資料圖】
和“雙中心”建設機遇期和窗口期
打造下一個千億級經濟體量載體
和工業大走廊?
據了解,今年西安市將重點實施鏈式招商、數字化轉型和“兩業”融合等政策措施,以政策“引擎”創造新發展機遇,為西安工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
工業是區域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經開區作為西安“北大門”,同時也是“北跨”發展的“先行者”,承擔著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示范區和西安“北跨”發展核心區,率先實現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的重任。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組關鍵詞,感受這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
堅定信心
在秦創原建設及“兩鏈融合”的背景下,西安經開區將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有機融合,以《三十六條政策》為重要抓手,鼓勵企業創新主體建設及研發投入,對承擔“揭榜掛帥”項目的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并支持創新平臺及雙創載體建設,持續激發科技創新動能,進一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讓科技創新驅動區域“四新戰略”建設全面提速。
推進項目
今年一季度,經開區計劃開工“北跨”項目19個,總投資300.94億元。整體呈現出產業項目占比大、科創項目覆蓋廣、民生項目帶動強的特點。經開區還將突出抓好招大引強、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城市更新、營商環境、民生改善、防范風險、作風提升“八大工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創新型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開區將持續壯大支柱產業,實施汽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電子信息4大主導產業倍增計劃,培育百億強企方陣,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構建支撐現代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狠抓招大引強,實施精準招商、資本招商、全員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凝聚招商合力,拓展招商眼界,強化要素保障,用大招商推動大發展。強化項目支撐,實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全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103個、總投資2655億元。
擴大開放
經開區將強化開放平臺牽引,推動高鐵新城全域納入自貿協同創新區,加快中歐合作產業園、綜保區渭北協同產業園等開放平臺建設。優化產業布局,發展加工貿易、跨境電商、商業保理等開放型經濟,全年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638億元、增長16%以上。力促開放提質增效,支持區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進國際商標注冊和國際產品認證,實現企業海外倉建設“零突破”。
促進創新
經開區將加快秦創原平臺建設,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大科學裝置在渭北地區布局。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加速中國海智計劃基地建設,培育一批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促進創新要素聚集,支持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爭創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引導陜汽等企業設立創新聯合體。
優化環境
經開區將健全完善交通體系,推動西銅一級公路城市化改造、北客站樞紐工程二期、涇渭新城鐵路專用線等重大交通基礎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7所新建和改擴建學校建設,推動涇渭新城三甲醫院、紅會醫院、開元大劇院等項目交付運營。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全年市場主體總量增長8%以上,全年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達到2.7萬戶。
提升服務
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圍繞省市區重點項目,重大民生保障工程以及重大支柱產業化項目,在全市率先推出106項行政審批事項“周末不打烊”服務,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服務走“新”,辦事更走“心”。為更好地開展此項服務,西安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及時統籌前后臺人員力量,合理配置窗口資源,保障周末窗口應開盡開,充分發揮“綠色通道”和“容缺+承諾+并聯”機制作用,實現“一窗綜合受理、一站快速辦理”,并依托西安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發揮“一網通辦”的便企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重點項目提供及時高效精準的審批服務,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多便利。
作為西安“北跨”主要承載地和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帶核心區,經開區將乘著浩蕩的時代東風,激活開放創新動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為西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