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辨識度至關重要!”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秘書長高少才這樣“提醒”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大健康產業規劃布局。
(資料圖片)
西安“北跨”全面啟動,渭河以北片區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深耕大健康產業多年的秦漢新城全面梳理產業現狀,日前邀請陜西省大健康領域學會(協會)的專家學者們走進秦漢新城,深入了解新城大健康產業發展基礎、規劃布局,為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深度“把脈”。
大健康產業是秦漢新城謀定的4條主要“產業賽道”之一。從渭河橫橋驅車往北,順著風景秀麗的涇渭大道直行7公里,就到了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空軍軍醫大學醫教研綜合體,以及占地約13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匯聚的塬北片區。未來,這里將成為西安市乃至陜西省的大健康產業聚集區。
西咸新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是秦創原總窗口十大特色產業園區之一,按照“4+2N”規劃布局,將建成集特色醫療、特色醫療設備、醫藥科研、醫養4大產業于一體的秦創原生命科學成果轉移示范區,集先進制造與龍頭企業于一體的大健康特色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并延伸至N個相關配套產業,打造鏈式完整、產能聚集、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園區。
大健康產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是未來最具前景、最為重要的產業之一。陜西省針灸學會秘書長雷正權敏銳地嗅到了傳統醫學和現代大健康有機結合的重要性與發展潛力。“秦漢大健康產業園作為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平臺,應充分發揮其一站式鏈接功能,將傳統藥材、特色醫療服務等作為撬動園區項目互聯互通的支點,打造‘現代科技+傳統醫藥’金字招牌。”高少才建議。
“健康教育+高科技,才是大健康。”陜西省干細胞學會副理事長董昌虎認為,要將高科技發展模式廣泛應用于智慧社區建設,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生活化健康教育,打造集養生、醫療、休閑于一體的康養小鎮。“結合秦漢新城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可對已有的益康齡健康谷等項目進行‘科技化’開發、‘集約式’優化,成為提升產業能效、增強園區活力的重要抓手。”他表示。
政府部門勇于“風險投資”,是高端科研項目落地轉化的關鍵“推手”,這是陜西省細胞生物學學會秘書長崔洪勇提出的觀點。“政府扶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認為,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目前很多地方對企業科研成果“落地為項目、專利上臨床”的政策保障仍相對缺乏,“只有通過連續性的政策,并依托園區平臺為優質科研項目‘兜底’,才能成功將研發‘動’能轉化為產業‘勢’能”。
陜西省康復醫學會秘書長袁海峰將視覺延伸到了更細分的陜西居家康復器械市場。“這是一片‘藍海’,潛力可觀。”袁海峰表示,將通過舉辦全國醫工結合康復學會專家會議等活動,邀請全國相關領域的學者、企業家到西安來、到秦漢新城來,共同將大健康產業這把“火”燒旺,助力秦漢新城將大健康產業園的特色醫療設備項目承接力,轉化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大健康產業鏈創新挖掘、康養小鎮開發建設都已提上日程,實驗室產業化也是目前正在推進實施的重點工程之一。”據秦漢新城大健康產業園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高質量推進高端化、集約化、智能化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秦漢新城將持續整合吸納專家資源,打造雙向交流平臺,構建大健康產業“秦漢智囊團”,建設“基礎科研-產品開發-產業轉化-商業應用”的四位一體創新鏈條,聚集產業勢能,形成產業磁場,加快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地處西安“北跨”第一站的秦漢新城,大健康產業“賽道”進入提速奔跑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