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編者按:中華民族一家親,石榴花開張家界。2023年,張家界市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向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發起總動員。即日起,張家界市民宗局聯合紅網張家界站推出“創民問答”系列,一起來推廣張家界的民族知識,號召市民們爭做“創民”小達人。
問:張家界的白族有哪些風俗?
答:白族是張家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少數民族,在張家界市桑植縣,有5個白族鄉,居住在此的白族同胞人口數量高達10萬,是全國第二大白族聚集地。他們與云南大理的白族同根同源,憑著純正的白族風情,被游客稱為“小大理”。
張家界的白族有很多傳統的歷史文化習俗,比如游神、仗鼓舞、火把節、三月街等習俗。
游神:七百多年前,桑植的白族始祖落戶芙蓉橋、馬合口等地,開始在澧水之源繁衍生息。為紀念他們,桑植白族創造了一種屬于湖南白族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游神,又分大游神、小游神。大游神可游十天半月,小游神只游一天。游神分請神、娛神、賽神三個過程,其中穿插著仗鼓舞、打圍鼓、吹嗩吶、唱民歌等民俗文化表演。
仗鼓舞:仗鼓舞是白族先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作并逐步完善的民族舞蹈,具有獨特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每逢游神、廟會、節日慶典、祭祀、慶賀豐收等民俗活動,白族同胞必跳仗鼓舞。
桑植縣馬合口鄉梭子丘白族風情老街是湖南白族“仗鼓舞”“游神”“九子鞭”“地虎凳”的主要傳承地,被譽為白族仗鼓舞之鄉。2011年仗鼓舞(桑植仗鼓舞)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名錄。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