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企業融資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應當注意投資人是否能夠進行法律規定的投資活動。還應當考慮融資的成本回報、各種方案的可行性問題。若是企業在成立中,還應當就股權問題與投資人達成協議。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1、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2、投資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根據法律規定,某些組織是不能進行商業活動的,如果尋找這些組織進行投資將可能導致協議無效,浪費成本,造成經營風險。
3、銀行借款是企業最常用的融資渠道,在企業內部加強對貸款合同的管理,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合同進行欺詐。
4、擔保風險是指信用擔保機構在擔保業務運作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主觀的和客觀的)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若擔保合同未經公司決議可能導致擔保合同無效。
5、在辦理融資擔保業務時,應按規定將借貸合同送至公證機關進行公證。
6、簽訂抵押合同時應立即到相關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同時應先了解清楚被擔保企業的信用品質、償債能力,包括其資產數量、質量以及負債比例等再進行擔保。
7、民間融資可能是幾種融資方式中風險最大的,其最主要的風險在于,與非法集資之間只有“一紙之隔”。
8、企業在獲得貸款資金后,除了應當按照協議中約定的借款用途利用貸款以外,還需要有計劃地使用,不要肆意揮霍貸款以致貸款無法按期償還,而面臨刑事法律風險。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