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計劃一直遭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和反對。6月7日,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發表談話,指出核污染水排海涉及海洋環境安全和人類生命健康,日方必須慎之又慎,不要讓福島核事故災害延續,不要讓全人類子孫后代承擔風險。
發言人表示,最新檢測結果顯示,福島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魚類體內所含放射性元素銫超標,達到日本法定標準180倍,令人震驚。同時據報道,日前日方開始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中注入海水,這些海水是用來稀釋即將排放的核污染水。日方一意孤行,令人憤慨。
發言人說,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危害不可估量。福島核污染水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部分長壽命核素可能隨洋流擴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應。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具有跨國界影響,從現有信息看,預計排海時間將持續30年之久。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關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即可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發言人認為,日方迄今沒有提供足夠科學和事實依據,解決國際社會對日排海方案正當性、凈化裝置有效性、核污染水數據可靠性、環境影響不確定性等方面關切。用于處理核污染水的多核素凈化處理系統(ALPS)長期高負荷運行的性能與效率存疑。
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并非唯一選項。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在全球沒有先例。據了解,除海洋排放外,地層注入、蒸汽排放、氫氣排放和地下掩埋也是可行選項。日方未認真研究論證其他處置方案,出于成本考慮決定向海洋一排了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根據一般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采取一切措施避免環境污染,有義務通知并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有義務評估和監測環境影響,有義務采取預防措施確保危險最小化,有義務保障信息透明,有義務開展國際合作。
發言人指出,核污染水排海涉及海洋環境安全和人類生命健康。在這一重大問題上,日方必須慎之又慎,不要讓福島核事故災害延續,不要讓全人類子孫后代承擔風險。(總臺記者 何欣蕾)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全球快播報】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 我駐日使館發言人:日方必
云輦-P加持仰望U8,讓越野和公路都從容不迫
每日快報!電影《極寒之城》濟南路演 夏雨差點成了武打戲演員
美國開發出提高固態電池性能的新工藝|焦點簡訊
高考加油 | 今天是2023年高考第一天,祝所有...
稅收紅利精準直達 經營主體減壓力強信心 環球報道
河南各地加強服務保障 確保收割機順利跨區作業|關注
擔心不能退費進入“退款群”?小心這可能是陷阱_當前看點
湖南省智慧博物館專委會落戶株洲
《暗黑破壞神4》全職業暗金裝備介紹
阿萊德:6月6日融資買入1245.12萬元,融資融券余額3351.4萬元-全
諸葛亮死后的蜀漢,憑借什么堅持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