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汽車沖壓零部件龍頭,轉型一體化壓鑄業務。公司起源于1992 年成立的上海多利,2019 年更名為滁州多利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沖壓零部件及相關模具的開發、生產和銷售,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歷史經驗。
公司已與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大通、一汽大眾等傳統知名整車廠和華域車身、匯眾汽車等零部件廠商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已成為特斯拉、理想、蔚來、零跑等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合格供應商。2021 年全資子公司鹽城多利購置了布勒集團的6100T 冷室臥式壓鑄機,公司開始向一體化壓鑄業務轉型。
(資料圖片)
特斯拉的核心供應商,受益于其高速增長。公司與特斯拉在2019 年開始合作,為Model 3 和Model Y 開發沖壓零部件及模具;2021 年特斯拉成為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收入占比36.61%),2022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上升至44.56%,不斷提升。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其他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客戶,2021 年新增理想汽車成為第四大客戶,2022 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已經成為第二大客戶(收入占比12.34%)。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特斯拉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公司業績近年實現了較高增長。2021-2022 年公司營收同比分別+64.58%和+21.03%,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147.80%和+15.78%,2022 年受疫情影響增速較2021 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汽車行業的平均水平。
2020-2022 年,特斯拉銷量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其全球年銷量分別為49.96 萬輛、93.62 萬輛和131.39 萬輛,同比分別+35.90%、+87.38%和+40.34%。
造車新勢力中,2023 年開始理想汽車銷量也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月度銷量屢創新高,今年1-5 月累計銷量達10.65 萬輛,同比+124.77%,遠超其他企業。
重點客戶的產銷量持續實現大漲,有利于促進公司業績保持較高的增長。
一體化壓鑄業務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一體化壓鑄具有減輕重量、降低成本、提高設計效率、增加整車安全性等優點,因此未來將會得以大規模應用。
以2023 年為基點,假設國內乘用車銷量以年均1%的速度增長,至2035 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可達約80%。目前一體化壓鑄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滲透率約為10%,可量產的后底板價值量約為3000 元,2023 年一體化壓鑄市場空間約為25.5 億元。我們假設2035 年一體化壓鑄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滲透率為100%,疊加前底板和中底板后,一體化壓鑄單車價值量可達一萬元,那么2035 年一體化壓鑄的市場空間約為2145.4 億元,CAGR 為44.7%,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盈利預測、估值分析和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2/6.80/8.86 億元,同比增長19.1%/27.9%/30.3%,對應EPS 分別為3.76/4.81/6.27 元,對應于2023 年6 月6 日收盤價76.10 元的PE 分別為20.2/15.8/12.1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汽車產銷量增長低于預期,新業務開拓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