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劉建軍是個讓人佩服的實干家,他總是把延安精神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和陜西省延安監獄后勤保障監區監區長劉建軍相處過的人,大多會由衷給出這樣的評價。
畢業于陜西省警官學校獄政管理專業的劉建軍,是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科班出身”的他并沒有留戀省城西安的繁華,而是選擇“回延安”,回到陜北高原上的姚家坡農場,在延安監獄當了一名監獄警察。時光過去了二十五年,當時的班主任老師對劉建軍的印象依然很深:“我們班同學直觀感受延安精神,就是通過來自延安的劉建軍,他的言行舉止自然而然地傳承著延安精神,他身上的那種勤儉樸素、艱苦奮斗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同學們普遍認同,并且很樂于學習。”
“這里雖然看不見硝煙,卻是有著千難萬險的戰場,當監獄警察首先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通過春風化雨、滴水穿石的耐心來改造人。”這是劉建軍在工作中經常和年輕警察說的一句話。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里,劉建軍常年奮戰在監管改造第一線,無怨無悔。在他主管監區改造工作期間,面對監區押犯量大、人員結構復雜、監管形勢嚴峻等棘手問題時,他沉下心來,仔細摸排犯情,創新改造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完善幫教幫扶工作模式,針對部分服刑人員存在的消極頑固思想,研究制定了一人一策、一類一策的教育改造措施。在其后的抓落實過程中,他注重細節,通過服刑人員來往信件、親情電話、教育談話等,主動掌握服刑人員改造需求及動態情況,并對可能有思想波動的服刑人員及時進行個別教育談話,做好服刑人員的教育引導工作。經過不懈努力,監區監管安全風險防范水平和改造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劉建軍經常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找到打開服刑人員心房的‘密碼’,再硬的堅冰也能融化。”服刑人員陳某的刑期較長,年齡較大,患有疾病,入監后對改造和人生失去信心,常常與他犯起沖突,破罐子破摔思想極為突出,有自殺可能性。劉建軍主管監區改造工作伊始,頭一件事就是認領教育轉化陳某的攻堅任務。劉建軍在分析陳某相關資料及改造檔案基礎上,把握各種時機多次找陳某談話,找準攻堅陳某的難點在于其消極厭世。隨后,劉建軍以親情感召作為“切入口”,聯系陳某戶籍地街道司法所及其家人,對陳某進行幫教,逐漸打開陳某心理癥結,使其重拾希望,積極面對改造。像這樣的改造案例,對于從警二十多年的劉建軍而言不勝枚舉,選擇當監獄警察,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
劉建軍在分管監區勞動改造工作時,經常組織開展“熱愛勞動重塑自我”專題教育及勞動競賽活動,經常給服刑人員上勞動技能崗前培訓課,運用鮮活事例宣講崇尚勞動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源泉,教育服刑人員摒棄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通過競賽激發服刑人員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引導服刑人員增強“勞動創造幸福生活”觀念,爭做勞動改造能手,用勞動鋪就新生路,掌握就業謀生本領,為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在擔任監區教導員時,劉建軍將工作重心放在了監區警察隊伍建設上,以自身的過硬作風聚心聚力,讓同志們自然而然跟著他去苦干實干、團結奮戰。他很注意細節,常常第一個到值班室,其他同志接班時,他已經燒好了開水,打掃了衛生,填好了值班記錄。久而久之,監區所有警察都比以前更勤快了。他是一個熱心人,很多年輕警察遇到難題都會找他,每當這種時候他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年輕警察對他的樂觀豁達佩服不已。
不管在哪個崗位,只要領導安排任務,哪怕任務再急再難再險再重,劉建軍總會堅決表態:“請領導放心,保證完成任務!”2021年10月,延安遭遇罕見強降雨過程,延安監獄姚家坡農場汛情告急。劉建軍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奮戰在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一干就是整整四十天。
“延安精神是我心中的明燈!”談及二十五年監獄警察生涯最深的體會,劉建軍如是說。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