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項目推進年 營商環境突破年 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7日,陜西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走進咸陽、楊凌、寶雞,共觀摩關中片區8個重點項目。從新能源汽車配件到糧食生產,從食品外包裝到精密鈦業,記者繼續跟隨觀摩團了解陜西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韓國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產項目
“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陜西速度’讓人驚嘆”
4月7日,陜西省委重點項目觀摩團來到咸陽市乾縣韓國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產項目現場,項目正在進行廠房主體施工。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額30億元,年度投資10億元。主要建設汽車新能源鋰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生產線、覆銅板用電子材料生產線、行業高新技術精密配件生產線以及新型材料研發中心。
待項目建成后主要生產鋰電池負極集流體高端銅箔材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
“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陜西速度’讓人驚嘆!”韓國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產項目負責人、陜西未來尖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德鎬表示,該項目2023年2月開工建設,2023年9月將逐步投產,預計2025年12月全部建成投產。
據悉,項目建成后年產值200億,年上繳稅收10億元,帶動當地產業鏈配套企業10余家,可解決就業1000余人。同時,可吸引韓國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10余家,目前已有3家韓資企業入駐咸陽。
該項目還與陜西省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高度契合,也將成為咸陽市16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旗艦型企業。
武功縣年產90萬噸瓦楞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填補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的包裝行業生產空缺
不只是我們所熟知的瓦楞紙,武功縣年產90萬噸瓦楞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主業是生產滿足食品、藥品、生活用品等有具體要求的包裝,簡言之,不同物品的包裝,對防水、印刷、使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同。
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占地約580畝,分兩期建設,主要建設“5條生產線+1個供給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以上,畝均投資552萬元,畝均產值862萬元,畝均稅收52萬元,可帶動就業約2000人。
“我們的項目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主要設備全部從德國、芬蘭等國家原裝進口,產品包含高強瓦紙、Q紙、T紙、紗管紙、白板紙及生活用紙等,基本實現包裝紙紙種全覆蓋。”陜西東方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陜西發電集團東方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勝利說,待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北最大、陜西第一的廢舊紙品回收再利用企業,填補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的包裝行業生產空缺,并帶動孵化一批以瓦楞紙為原料的紙制品下游企業聚集發展。
武功縣金沙河超大型糧食綜合加工基地項目
帶動面粉產業全流程快速聚集
在烘干室內,長達一米有余的面條經過道道工序制作完成,懸掛在烘干架上。工作人員介紹,烘干4個小時后,這些面條就能進行切割并包裝。之后,市面上見到的龍須面、掛面就此完成所有工序,隨時準備裝車運走。
4月7日上午,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的金沙河超大型糧食綜合加工基地項目。
陜西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侯瑞克介紹:“目前我們已經成為咸陽市16條重點產業鏈中的糧油及酒類等特色食品加工產業鏈‘鏈主’企業,也是西北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糧食深加工企業之一,每年可加工小麥200萬噸(約占陜西省小麥年產量的50%)、玉米35萬噸,生產掛面42萬噸、包裝飲用水60萬噸,倉儲小麥30萬噸。待項目建成,將會帶動一大批面粉深加工、方便食品、包裝、物流等產業快速聚集。同時帶動農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據悉,金沙河超大型糧食綜合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20億元,年度投資7億元,建設從原糧——面粉——掛面等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27條,預計年產值50億元,畝均產值約714.2萬元,利稅3000萬元,畝均稅收約5萬元。
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試驗基地工程項目
為“生病”的土壤“看病”
研究人員的工作日常,就是把“生病”的土地采集回來,進行技術分析后給出定制化的“藥方”,從而建設高標準農田,提升農田產量,為食品安全和生產效率做好保障。
陜西地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唐宏車介紹,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是由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共同組建。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為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試驗基地工程,包含了陜西耕地土壤館、土壤樣本庫、耕地診斷與修復中心、實驗室、試驗田等內容。
該中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土壤資源庫,已累計入庫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約11.4萬份土壤表層和近1000份土壤剖面樣本,為土壤研究、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珍貴的科研資料。同時是集科研、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土壤科普培訓基地。
目前,項目已在全省8市18縣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點,2023年,項目將以“五高”為目標,即繼續建設質量高、產出能力高、抗災能力高、資源利用效率高、作物品質高的示范農田。
良科國家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及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研發“抗造”且高產的糧食種子
耐得住高溫、抗得住狂風,項目研發人員想方設法研發能抵抗極端天氣,且產量高的玉米、小麥種子。4月7日下午,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位于楊凌區的良科國家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及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14億元,占地41畝,建設每小時20噸智能種子生產加工線、13000平方米地下種子儲藏庫、6767平方米分子育種檢測檢驗實驗室、9754平方米種業創新綜合辦公樓及4727平方米專家公寓等其他配套設施。
“這一項目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楊凌旱區種業硅谷建設,擴大上合組織國家農業技術交流合作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良科成為全省玉米產業化龍頭企業、種業科技創新領軍企業、育繁推融合推動市場轉化樣板企業。”良科種子研發中心銷售部經理李明說,待項目建成后,預計畝均產值532萬元,畝均稅收22.7萬元,帶動就業約1000人。
寶雞正威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
將打通精密銅線的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
4月7日,重點項目觀摩團的第3站來到陜西省寶雞市。在位于寶雞陳倉區陽平鎮的寶雞正威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內,一根根細密的銅絲從機器中生產而出。
據了解,該項目占地500畝,投資80億元,規劃建設3棟廠房,4棟產業孵化中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10萬噸精密銅線項目及年產25萬噸精密導體項目;二期規劃建設5萬噸高端銅箔系列項目。產品主要應用在電力、光伏、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
目前,一期的年產10萬噸精密銅線項目已投產。年產25萬噸精密導體項目主體鋼構安裝完成80%,產業孵化中心及宿辦樓正在內外裝修,即將投用。
項目整體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00億元,畝均產出不低于4000萬元,畝均稅收不低于50萬元,輻射帶動就業1000余人。
項目整體建成后,將實現銅桿、銅線、銅箔鏈條式布局,有利于打通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形成生態鏈,助力寶雞打造關中新材料產業核心區,賦能陜西新材料產業集群高速發展,為構建具有陜西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正威力量。
鳳翔區西鳳酒城
走進傳承3000年的酒業核心區
不久的將來,西鳳酒城就會完成全部建設,成為陜西千億白酒產業集群的核心區。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寶雞鳳翔,了解傳承3000年的中國白酒產業。只見酒糟在發酵池內堆積成山,記者在酒城內聞到濃郁的酒糟發酵香味。
西鳳酒城工作人員張天立介紹,西鳳酒城建設總投資達459.5億元,其中產業化項目4個投資255.6億元,分別為西鳳股份公司10萬噸優質基酒生產及配套項目140億元、西鳳集團現代包裝科技產業園項目70億元、柳林酒業智能化白酒生產基地項目35億元、華山論劍酒莊項目10.6億元;配套建設項目投資203.9億元。
酒城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后,面積達到10.55平方公里,基酒產能由7萬噸提升到20萬噸,儲酒能力達到100萬噸,躋身全國白酒第一方陣,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名酒之城。酒城綜合產值由134億元提升到600億元,年均可實現綜合產值600億元,完成利稅80億-11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以上。
寶鈦工業園技改提質擴產項目
中國鈦業的搖籃和旗艦
作為中國鈦業的搖籃和旗艦,寶鈦在飛機、艦船、核電等領域,擁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占據絕對的技術核心競爭力。其涉及領域切實做到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寶鈦工業園技改提質擴產項目中的宇航級寬幅鈦合金板材、帶箔材建設項目,將有效擴大產能,增加公司鈦及鈦合金板、帶、箔材的產品規格、提高產品質量。
目前,宇航級寬幅鈦合金板材、帶箔材建設項目,除了板材主軋機及部分配套設備正在進行安裝收尾工作外,項目其他建設內容已經基本完成并投入試生產。
寶鈦集團副總經理王儉介紹,項目達產后,將新增板材產能1500噸/年,新增帶箔材產能5500噸/年。將極大促進企業產業鏈、生產工藝、研發能力的整體提升,助力打造鈦及新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 華商報記者 李新怡 強軍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