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要聞 > 正文
    法治故事丨古代身份證:符牌、傳信與戶籍制度
    來源:法治日報作者:洞察網(wǎng)2023-04-15 18:31:59

    在中國歷史上,身份證是一個既年輕又古老的事物。說其年輕,是因為直到民國時期,身份證制度才在中國正式建立;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制度直到1984年立法確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面前,身份證年輕得像個孩子。

    中國古代并沒有身份證,但的確有兩樣與身份證相似的證件材料,那就是符牌與傳信。相較而言,符牌側(cè)重于表明身份,傳信側(cè)重于準(zhǔn)入通行。從功能層面看,似乎可以得出“符牌+傳信=身份證”的等式,但從內(nèi)涵及淵源來看,符牌、傳信與身份證只是形式相近,本質(zhì)卻大不相同。


    【資料圖】

    先說符牌。符牌最早是兵權(quán)及君權(quán)的象征。史書中最為古老的符牌當(dāng)數(shù)《史記·五帝本紀(jì)》所記載的軒轅氏“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一句,這里的符其實就是兵符。當(dāng)然,五帝時期的歷史并非信史,相比之下《周禮》的記載更為清晰,也更具說服力:“珍圭,以征守,以恤兇荒。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珍圭與牙璋都是符牌的一種。珍圭代表的是君權(quán),牙璋代表的是兵權(quán),其內(nèi)涵都是某種權(quán)力的物化與延伸。

    隨著歲月的流逝,符牌漸漸與官員的身份有了交集。唐朝時,朝廷為了“明貴賤,應(yīng)召命”,根據(jù)官員不同的品級發(fā)放金、銀、銅制的魚符,其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還佩有專門的魚袋。魚符分左右,左符放在內(nèi)廷,右符由持有人隨身攜帶,需要時“兩相堪合”,便能確定持有人的身份。宋朝時魚符被廢除,但魚袋保留了下來,文豪蘇東坡便曾被賜予銀色魚袋,代表著他朝廷命官的尊貴身份。

    到了明清時期,這種符牌漸漸褪去了唐宋時期的古韻,最終演變成牙牌與腰牌。明朝牙牌上除了朝臣的姓名和官職,有時還會刻上使用范圍與禁令;清朝腰牌就更為完備了,還加上了編號、年齡、相貌特征、發(fā)牌年代等,在形制上和后世的身份證已經(jīng)大同小異。

    即便如此,牙牌與腰牌也不宜被視為中國古代的身份證。這些符牌所證明的并不是某一個體的身份,而是某一階層的權(quán)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牙牌、腰牌與朝臣的補(bǔ)服一樣,首先代表了官員的等級地位,而防偽功能只是基于這種等級地位的自然延伸。手握符牌的人,不是“有身份證的人”,而是“有身份的人”。

    再說傳信。作為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大國,古代中國的人口流動并不算頻繁,但終究不可避免。為了保證這種流動的正常進(jìn)行,傳信便應(yīng)運而生。

    這里的傳信不是“鴻雁傳書”的意思,而是古代過關(guān)津、宿驛站、乘驛站車馬的憑證。與符牌不同,傳信一般是普通吏民所使用的一次性證明,上面所記載的信息更多,通常會注明詳細(xì)的申請和簽發(fā)過程。《韓非子·說林上》中講述道:“田成子去齊,走而之燕,鴟夷子皮負(fù)傳而從。”這里的傳即是傳信,有些像是身份證、介紹信、預(yù)付卡的混合體,而且其防偽方式與符牌一樣,都是“兩相堪合”。

    除了上述傳信,還有棨這一相對特殊的傳信形式。棨除了具有通行功效,還是地位的象征,只有皇親國戚和高級官員才可以使用,故而比起普通傳信來說更注重儀式感。棨分為信與戟。棨信是絲質(zhì)的信件,可以懸掛起來作為徽幟;槳戟為木質(zhì),官吏出行時可作為儀仗,這自然也是一般百姓所無福消受的了。

    以上五花八門的傳信,是不是能看作身份證的濫觴呢?當(dāng)然不能。傳信所針對的重點是“出入”這一事件而非使用者本人,如果沒有人口流動,傳信便沒有了存在的必要,這與身份證的人身屬性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為什么古代中國誕生了符牌、傳信這種類似于身份證的證件,卻沒有孕育出身份證制度呢?這個問題,倒是可以在古代戶籍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中找到答案。

    在古代君主眼中,人口只是活動的“財產(chǎn)”,統(tǒng)治者并不希望這一“財產(chǎn)”具有較強(qiáng)的流動性,而希望其和土地一樣便于計算、管理和利用。在這種視角下,戶籍制度只是朝廷管控人口的工具,而與公民權(quán)利毫無關(guān)系。秦朝自商鞅變法后戶籍制度越加嚴(yán)格,每個人的戶籍信息中甚至附有由畫師所畫的“照身貼”。人口遷移時不辦理“更籍”手續(xù)即為“闌亡”,而“捕闌亡者”有賞——這之間的故事,倒與大航海時代美洲賞金獵人與逃亡奴隸之間的關(guān)系頗有幾分相似。

    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清朝頒布了《大清國籍條例》;后又以“憲政之進(jìn)行無不以戶籍為根據(jù)”為由,“參考東西各國之良規(guī)”制定了《戶籍法》。當(dāng)時的中國已經(jīng)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洋人的地位高于華人,一些中國商人為了免受官府勒索欺壓,紛紛加入外籍以尋求庇護(hù)。這部《戶籍法》背后,實在是滿載著一個沒落王朝的血與淚。

    清朝旋即滅亡,這部《戶籍法》也未來得及實施,但它在中國法制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在此之前,中國歷朝的戶籍制度都只是朝廷管控人口的工具;在此之后,戶籍制度漸漸成為公民權(quán)的象征,終于在民國時期孕育出了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制度。當(dāng)然,民國歷史幾乎就是一部戰(zhàn)爭史,其戶籍制度與身份證制度也不免被打上明顯的戰(zhàn)時烙印。

    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非朝夕之功。身份證雖然輕巧,但它卻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戶籍發(fā)展史,以及東西文化碰撞時那一段斑駁破碎的歷史。

    [責(zé)任編輯:linlin]

    標(biāo)簽:

    評論排行
    熱門話題
    最近更新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