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民眾健康、社會平安裝在心里,從“毒魔”手中拯救一個個迷途者;他把信仰注入血脈,數十年如一日,以滿腔熱忱奉獻崗位。他是海南省府城強制隔離戒毒所原黨委書記、所長、一級高級警長陳旭。
(資料圖)
2022年5月22日,陳旭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于6月1日去世,用生命詮釋了一個新時代司法行政戒毒民警的價值追求。
用心感化 治病救人
圖為2021年12月4日,陳旭在海南省府城強制隔離戒毒所主持憲法宣誓活動。
2022年6月5日,陳旭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來了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們是陳旭生前教導過的解戒人員。
“陳老師,不是說好了嗎,要永遠管著我、幫著我……”一個名叫阿雄(化名)的男子掩面而泣。
阿雄曾是戒毒所“常客”。萬念俱灰之際,他遇見了陳旭。得知阿雄喜歡彈吉他,陳旭動員他加入自己組建的樂隊,并鼓勵他:“你要相信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把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一席話,讓阿雄重燃生活信心。2008年解戒出所后,他開過車、送過貨,如今開始創業。“不能辜負陳老師一片苦心!”他說。
在戒毒所,陳旭不僅像老師一樣耐心為戒毒人員打開心結、解決困難;他們出所后,陳旭仍然給予關心和幫助。
一次,陳旭接到一位曾經的學員來電求助,他經不住誘惑復吸了,不知該怎么辦。陳旭和同事立即趕到這位學員家,幫他逐條分析復吸原因和對策。在陳旭鼓勵下,他洗心革面,開起雜貨店,后來還有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自2005年以來,在陳旭的直接指導和參與下,海南省府城強制隔離戒毒所成功幫助1100人戒除毒癮;開展20多個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幫助2000多名解戒人員回歸社會……
潛心攻“毒”成效顯著
陳旭生前辦公桌的抽屜里,存放著幾大本學習筆記,上面寫滿學習心得,讓人感動。
這是陳旭多年來勤學不輟、鉆研不止的見證。
陳旭(左二)生前和同事討論工作。
2005年,陳旭接受組織安排,牽頭組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探索標本兼治的戒毒救治方法。陳旭和同事不分晝夜、全力攻關,半年時間里起草了約70萬字的教材,設計出一套集醫療戒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心理矯治、職業技能培訓、后續照管為一體的綜合救治新方法。這套方法后來被命名為“海南戒毒模式”,為全國統一司法行政戒毒模式奠定了基礎。
相較于傳統戒毒方法,“海南戒毒模式”將民警對戒毒人員的“看管”轉為老師對學生的教導,通過學習傳統文化、開展心理團隊輔導、走訪敬老院等形式,對戒毒人員進行思想洗禮。這一模式效果明顯,2022年海南有關部門對14076名解戒人員進行的回訪調查結果顯示,出所3年以上戒斷率達90.17%。
作為海南司法行政系統公認的“業務通”“百科全書”,陳旭還帶頭研究制定戒毒管理、衛生醫療、社戒社康等各項規章制度60余項,通過推動規范化執法、精細化管理、信息化建設,為場所持續安全穩定提供制度保障。
敬業奉獻 忠誠履職
日前,陳旭妻子孫官梅在“陳旭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進行宣講。
擇一事,終一生。扎根司法行政基層一線近30年,陳旭忠誠踐行入警誓詞。
2020年初,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陳旭身先士卒,大年初三就帶著一批民警進駐管理區封閉執勤。連續奮戰數十天后,他的身體出現過敏、痛風等問題,但他堅持不下火線。
親自編寫課件,為民警組織培訓;參加禁毒志愿宣講,走村入戶回訪幫教解戒人員……陳旭總是力求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極致。民警們說,每次走進所長辦公室,陳旭都在忙碌。
2022年5月22日下午,海南省司法廳警銜晉升培訓班上,從來都是站著講課的陳旭,第一次選擇坐著上課。開課不久,他倒在講臺上,生命定格在50歲……
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陳旭的身體頻頻發出“警報”——反復感冒,血壓居高不下。“我說住院治療一下吧,他總說等忙完了再說,可他哪有忙完的時候呢?”回憶往事,陳旭的妻子孫官梅心疼不已。
同為人民警察的孫官梅,深深理解丈夫的付出。加入“蒲公英”禁毒宣講團志愿者、在禁毒教育基地擔任義務講解員……孫官梅選擇用這種方式,繼續陳旭未竟的事業。
近日,人社部、司法部追授陳旭同志“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一級英雄模范”稱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陳所長身上,我們學到堅韌不拔、忠誠奉獻的精神品質。他沒有走,他始終活在我們心里。”年輕民警彭博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