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忙緊湊的工作、學習中脫離片刻,在音樂節的現場,隨著音樂節奏奔跑、跳躍……自2023年春季起,音樂現場和天氣同步回暖,與音樂節一同火爆的除了旅游業,還有各式各樣的“音樂節穿搭”。從去年引發網友驚嘆“時尚是一個輪回”的“千禧辣妹風”,到近日刷屏全網的“多巴胺穿搭”,許多人在音樂節現場實現了真正的“穿搭自由”。
從00后到30后,“多巴胺”大軍勢頭強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入春之后,“多巴胺穿搭”在平臺上頻頻現身,直到近日博主“白晝小熊”的一條“多巴胺穿搭”變裝視頻在平臺上大火,掀起了一陣“多巴胺”風。不同色彩的發夾、配飾,搭配撞色系服裝,如同打翻了調色盤一般。在平臺上,與”多巴胺穿搭“相關的筆記達到85萬+篇,有80多歲的爺爺奶奶、00后的小朋友,更有醫生、白領等不同職業的人紛紛加入了“多巴胺”大軍。
△某社交平臺上的“多巴胺穿搭“分享
從去年夏日大火的“千禧辣妹風”到今天的“多巴胺穿搭”,伴隨著演出市場的復蘇,音樂節現場的色彩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人借著“音樂節”的勢頭,開始嘗試多種多樣的穿搭風格。
“平時上班還是會穿的更素一些,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打扮自己。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去音樂節玩,還特地置辦了一套‘音樂節穿搭’,在現場沒有任何束縛,大家都穿得很時髦!”90后上班族小吳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平時不太穿特別亮眼的衣服,為了去音樂節,自己也體驗了一把“真人QQ秀”,購入了不少吸睛單品。
社交平臺上,上萬人跟著博主學習“音樂節穿搭”
社交平臺上,與“音樂節穿搭”相關的分享筆記有5萬多篇,一篇標題為“音樂節想變潮人,1分鐘從入門到精通”的分享筆記,收獲了4萬多人點贊,有近1萬人收藏,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光看著就想去音樂節了”。在相關搜索中還有“夏日多巴胺短上衣”“美式辣妹音樂節穿搭”等分享內容,點贊收藏均過萬。
△某社交平臺上的”音樂節穿搭“筆記
所有平日里不太敢穿上街的時尚單品、沒有嘗試過的風格,統統可以在音樂節現場出現。塑料水晶涼鞋、半襪腿套、熒光色系的上衣、長筒靴、Blingbling的配飾等各式各樣時髦單品,都是“音樂節穿搭”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音樂節的現場,“潮人恐懼癥”是不存在的。
“童年風”配飾成“音樂節穿搭”點睛之筆
“音樂節穿搭”帶火的不僅僅是衣服、裙子,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小配飾才是點睛之筆。
還記得幼兒園文藝晚會上別著的星星發卡、彩色發繩嗎?十多年后的今天,它們又重回熱潮,變身為“Y2K發飾”,月銷可達上萬件。在某購物平臺上以“Y2K發飾”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中銷量最高的為一款星星發夾。該發夾4對為一組,售價5.88元,顯示已售6.5萬件。各種彩色的發夾、頭飾,搭配雙馬尾、拳擊辮,以及今年又再次流行的“毽子頭”……在社交平臺上,相關的發型教程分享有近5000篇,最高點贊達10萬次。
△大火的Y2K發夾
除了發夾外,各種彩色串珠項鏈、彩色假睫毛、文身貼、腰鏈等單品也跟著“音樂節穿搭”火了一把。這些單品在購物平臺上的平均售價不超過10元,吸引了大量網友購買,成為“音樂節穿搭”的必備“上鏡神器”。在社交平臺上,一篇“發夾夾法”的教程筆記,在短短半月內就收獲了45萬個點贊,不少網友表示這些飾品簡直“夢回童年”。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出票務信息采集平臺數據監測,今年一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6.89萬場,同比增長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0億元,同比增長110.99%;演唱會、音樂節售出票量超過110萬張,是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出類型。
另一專業平臺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5月以來演出票房達7.84億元,其中音樂類占比達90.1%,共計7.06億元。具體看,演唱會占比62.6%,票房4.42億元;音樂節占比35.6%,票房2.51億元。
演出市場的復蘇讓越來越多人能夠到現場看音樂節,無論是“千禧辣妹風”還是“多巴胺穿搭”,在音樂節的現場,穿一身漂亮的衣服,和身邊的朋友一起合唱,用手機記錄下美好的瞬間,收獲音樂和快樂才是最終的目的。(圖片來源網絡)
現代快報+記者劉曉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