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多的蘭州銀行(001227.SZ)股價跌跌不休。截至 6 月 6 日收盤報 2.86 元,股價再創新低。此時同樣心焦的還有它的股東麗尚國潮 ( 600738.SH ) ,作為蘭州銀行的原始股東,麗尚國潮持有其 5260.39 萬股股份。今年 4 月底,麗尚國潮公告披露出售蘭州銀行股份后,股價出現罕見急跌,連續 6 個交易日股價累計跌幅 40%。
鈦媒體 App 注意到,蘭州銀行股價持續走低,直接導致麗尚國潮今年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3314.05 萬元,凈利潤暴跌近 90%。為實現業績考核目標、兌現員工持股計劃,原本寄希望于投資收益拉高盈利的麗尚國潮,如今可能要盡快甩開蘭州銀行這個包袱。
投資失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 月 20 日盤后,麗尚國潮發布年度報告,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約 7.56 億元,同比增長 17.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 8631.18 萬元,同比下降 44.24%;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 857.3 萬元,同比下降 94.55%。
扣非前后凈利潤懸殊巨大,說明非主營業務為公司貢獻了絕大部分盈利,其中,相當一部分利潤來源于對蘭州銀行的投資收益。
據悉,蘭州銀行于 2022 年 1 月 17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由于,麗尚國潮持有蘭州銀行首發前限售股股份 5260.39 萬股,按照蘭州銀行2022 年 12 月 30 日收盤價 3.77 元計算,截至 2022 年末,公司持有蘭州銀股份市值 1.98 億元,本期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223.46 萬元。
然而,隨著蘭州銀行股價持續走低,該筆投資風險正在加劇。據麗尚國潮披露的 2023 年一季報,按照蘭州銀行2023 年 3 月 31 日收盤價 3.14 元 / 股計算,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蘭州銀股份市值 16517.62 萬元,本期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3314.05 萬元,直接導致公司一季度凈利潤暴跌近 90%。
來源:麗尚國潮2023 年一季報經梳理后發現,麗尚國潮最早于 2010 年 9 月,通過受讓蘭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的蘭州銀行2500 萬股股份取得股東資格,受讓股價為 2.38 元 / 股;而后又分別于 2013 年 6 月、2015 年 10 月兩次參與蘭州銀行的增資擴股,分別以人民幣 2.52 元 / 股、2.8 元 / 股的價格參與認購蘭州銀行新發行股份 1073 萬股、1055.09 萬股;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后,公司共持有蘭州銀行股份 5260.39 萬股,占該行總股本的 1.03%。累計賬面持股成本為 1.16 億元。
鈦媒體 App 注意到,過去的 2 個多月以來,蘭州銀行延續股價頹勢,截至 6 月 6 日,收盤價報 2.86 元,年內跌幅達 22.81%。按照目前股價跌勢,不排除蘭州銀行跌破麗尚國潮持股成本價的可能。
及時止損
眼見投資收益不及預期,麗尚國潮急忙拋出甩賣計劃。在年報公布的同一日,麗尚國潮披露了擬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告,稱公司擬于 2022 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 12 個月內,根據二級市場走勢,擇機出售所持有的 5260.39 萬股蘭州銀行股份。
麗尚國潮表示,公司根據證券市場股價走勢擇機出售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有利于提高資產流動性及其使用效率,規避證券市場投資風險,收回投資資金;同時,由于公司持有的蘭州銀行股份數量多,市值變動所帶來的損益占比上市公司當期主營業務利潤權重大,擇機出售有利于還原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真實狀況,消除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對經營業績的影響,防范股價單邊下跌導致上市公司業績虧損的風險。
就市場反應來看,投資者對公司上述舉措并不買賬。自一連串公告發出后,麗尚國潮股價應聲大跌,6 個交易日累計跌幅 40%,其中 4 月 25 日、26 日、27 日連續三日接近跌停,逼得控股股東不得以出手增持 761.34 萬股以安撫市場情緒。
麗尚國潮股價表現,來源:Wind鈦媒體 App 注意到,在有蘭州銀行投資收益加持的 2022 年,公司尚不能完成 " 凈利潤不低于 1.77 億元 " 的業績考核目標,導致 2022 年員工持股計劃未能順利實施。
近日,麗尚國潮對業績考核指標進行調整,將上述考核指標順延至 2023 年,并額外增加了一條 " 或以 2022 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3 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同比不低于 5%"。有投資者分析認為,考慮到業績達標及兌現員工持股計劃,麗尚國潮急需將拖后腿的蘭州銀行投資業務砍掉。
主業有望回暖
資料顯示,麗尚國潮原名蘭州民百,曾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商貿上市公司,旗下擁有杭州環北、南京環北、蘭州亞歐商廈等多座專業市場和綜合性大型商場。2020 年 7 月,公司控股股東由紅樓集團變更為浙江元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元明控股 "),實控人為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新股東接盤后,蘭州民百開始積極謀求產業轉型,著重布局新國貨賽道:先是注銷了兩家子公司以降本增效,后又參與發起成立了兩只產業基金,欲布局新消費領域。2020 年 12 月,蘭州民百出資 5000 萬元成立麗尚國潮(浙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麗尚控股 "),主要聚焦在商品供應鏈體系、零售渠道、護膚品等領域的投資。此后不久,蘭州民百于 2021 年 2 月正式更名為麗尚國潮。
彼時,麗尚國潮曾在互動平臺表示:" 公司改名為‘麗尚國潮’,標志著公司今后的戰略將重點轉向以新國貨為主的新零售發展方向。麗尚國潮浙江公司的成立,是為了更好地搭建新國貨品牌運營團隊做準備。"
鈦媒體 App 梳理后發現,自 2021 年以來,麗尚控股投資了多家新潮品牌企業,投資方向涵蓋國貨美妝、跨境電商、免稅、醫美、傳媒等多個熱門領域。不過從報表數據來看,新布局業務尚未形成穩定盈利能力。
數據來源:公告、天眼查,鈦媒體制表年報顯示,由于投資項目經營不善,公司 2022 年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2183.95 萬元,其中,公司對杭州維尚麗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旅投黑虎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本金減值準備分別為 586.02 萬元、850.72 萬元、747.21 萬元。上述三家公司均為麗尚控股的投資對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 年麗尚國潮有約 1.25 億元的凈利潤來源于公司原有的專業市場管理業務,這也是去年為公司貢獻利潤最多的板塊。
全面放開后,麗尚國潮主營業績有所好轉。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實現 5769.82 萬元,同比增長 115.56%。在消費復蘇帶動下,全年實現 1.77 億元的凈利潤目標具備一定的想象空間。此時選擇出售蘭州銀行所持股份,更像是為業績達標提前排雷。(本文首發鈦媒體 App,作者 | 馬瓊)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