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泰君安發布研究報告稱,5月組件需求受上游跌價影響,低于預期,但光伏玻璃價格依舊堅挺,顯示出當前光伏玻璃供需相對平衡,同時也意味著行業供需天平已悄然發生變化。預計下半年在硅料價格筑底和雙玻滲透率提高的共同推動下,光伏玻璃需求有望繼續向上,而供給相對有限,或在三四季度看到光伏玻璃供給緊張,行業或迎來價格上漲。成本下降疊加售價上漲,光伏玻璃行業全年盈利有望逐季度向上。
國泰君安主要觀點如下:
成本:光伏玻璃主要成本由直接材料(石英砂及純堿等)和燃料動力構成,其占營業總成本的比例均在40%以上。純堿價格高位運行2年后,在23Q2迎來價格明顯下滑,從3月末2954元/噸迅速下滑至6月初的2093元/噸,降幅41%,此外近期天然氣價格較Q1也有所回落,觀察Q2光伏玻璃行業成本端改善明顯。預期下半年隨著純堿新增產能釋放,純堿價格有望穩步下降,行業成本繼續改善。
供給:受20年光伏玻璃價格猛漲至40元-50元/平米,22年行業產能井噴,日熔量大增至2022年底的7.7萬噸/天,同比+88%。在21年7月后,盡管光伏玻璃不要求產能置換,但新建項目需要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隨著聽證會和準入政策的收緊,并考慮海外擴產壁壘較高,行業產能擴張在23年已大幅減緩。觀察23H1行業產能增速已回落明顯,6月初運行產能為8.8萬噸/天,同比+56%,預期到年底運行產能9.5-10萬噸/天左右,下半年整體新增供給有限。
盈利復盤:隨著20Q4起光伏玻璃行業新產能相繼釋放,自21年3月開始光伏玻璃價格開始大幅度下調,行業盈利持續低迷至今已有2年。23Q1組件端排產35GW/月,環比+7%,需求淡季疊加產能持續增長,導致23Q1價格呈“階梯式”下降,行業盈利再次迎來階段性底部。23Q2受組件排產旺盛,已增至43GW/月,而供給增速放緩,光伏玻璃價格基本維持穩定,且伴隨成本下滑,23Q2行業迎來盈利反轉。
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產能釋放超預期。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